⒈ 亦作“喝攛廂”。
⒉ 宋元時官衙前設(shè)有投狀紙的箱子。官員開庭理案時,衙役站立兩旁,高聲吶喊:“在衙人員平安,抬書案!”同時從箱中取出狀紙,呈交官員。這個儀式稱“攛箱”。衙役喊堂威,稱“喝攛箱”。攛,謂移動和開啟。
⒈ 亦作“喝攛廂”。
引宋 元 時官衙前設(shè)有投狀紙的箱子。官員開庭理案時,衙役站立兩旁,高聲吶喊:“在衙人員平安,抬書案!”
同時從箱中取出狀紙,呈交官員。這個儀式稱“攛箱”。衙役喊堂威,稱“喝攛箱”。攛,謂移動和開啟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救風(fēng)塵》第四折:“小官 鄭州 守 李公弼 是也。今日升起早衙,斷理些公事。 張千,喝攛箱?!?br />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竇娥冤》第二折:“下官 楚州 太守 姚杌 是也。今早升廳坐衙。左右,喝攛廂?!?/span>
⒈ 官吏坐堂時,衙役齊聲吆喝,并開狀箱受理案件,稱為「喝攛箱」。元·蕭德祥元·無名氏也作「喝攛廂」。
引《殺狗勸夫·第四折》:「今日升廳坐早衙,祗候人那里?與我喝攛箱者?!?br />《爭報恩·第二折》:「今日升廳坐早衙,張千,喝攛箱抬放告牌出去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