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比喻有才德而不為國用。語本《論語·陽貨》:“懷其寶而迷其邦,可謂仁乎?”朱熹集注:“懷寶迷邦,謂懷藏道德,不救國之迷亂?!?/p>
⒈ 比喻有才德而不為國用。
引語本《論語·陽貨》:“懷其寶而迷其邦,可謂仁乎?”
朱熹 集注:“懷寶迷邦,謂懷藏道德,不救國之迷亂。”
《陳書·后主紀(jì)》:“豈以食玉炊桂,無因自達?將懷寶迷邦,咸思獨善?”
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慶賞》:“襄贊,看時事多艱,怎忍懷寶迷邦袖手看?!?/span>
⒈ 懷有才德卻聽任國家陷于混亂狀態(tài)。語本比喻隱匿才德,不愿出仕。也作「懷道迷邦」。
引《論語·陽貨》:「懷其寶而迷其邦,可謂仁乎?」
《梁書·卷三八·賀琛傳》:「卿既言之,應(yīng)有深見,宜陳秘術(shù),不可懷寶迷邦?!?br />《陳書·卷六·后主本紀(jì)》:「豈以食玉炊桂,無因自達?將懷寶迷邦,咸思獨善?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