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狐性多疑,每渡冰河,且聽且渡。后用以稱遇事猶豫不決。
例尚懷狐疑?!顿Y治通鑒》
英doubt; suspicion;
⒉ 又。
例狐疑之眾。
滿腹狐疑。
⒈ 猜疑,懷疑。
引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欲從 靈 氛 之吉占兮,心猶豫而狐疑?!?br />《漢書·文帝紀》:“方大臣誅諸 呂 迎朕,朕狐疑,皆止朕,唯中尉 宋昌 勸朕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狐之為獸,其性多疑,每渡冰河,且聽且渡。故言疑者,而稱狐疑?!?br />《三國志·吳志·魯肅傳》:“羽(關(guān)羽 )與 肅 隣界,數(shù)生狐疑,疆埸紛錯, 肅 常以歡好撫之。”
明 胡應(yīng)麟 《詩藪·近體中》:“后人不加考核,至今狐疑。”
鄒韜奮 《經(jīng)歷》五:“心里一直狐疑著,不知到底能夠拿到多少。”
⒉ 猶豫。
引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孟賁 之狐疑,不如庸夫之必至也?!?br />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十二:“一往便當(dāng)已,何為復(fù)狐疑!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十四:“若乃飲馬天塹,欲渡狐疑,宜用浮橋,枕席過師?!?/span>
⒈ 狐貍生性多疑,故以狐疑形容人因多疑而猶豫不決。
引《史記·卷九二·淮陰侯傳》:「孟賁之狐疑,不如庸夫之必至也?!?br />《漢書·卷三六·楚元王劉交傳》:「夫執(zhí)狐疑之心者,來讒賊之口;持不斷之意者,開群枉之門?!?/span>
近猜疑 疑惑
英語suspicious, in doubt
德語Zweifel (S)?
法語soupcon, doute, suspicion, méfiance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