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甲殼交錯混雜。
⒉ 借指表皮干枯皺縮或粗糙不平。
⒈ 甲殼交錯混雜。
引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四·禹馀糧》﹝集解﹞引 陶弘景 曰:“今多出 東陽,形如鵝鴨卵,外有殻重迭……近年 茅山 鑿地大得之,極精好,狀如牛黃,重重甲錯?!?/span>
⒉ 借指表皮干枯皺縮或粗糙不平。
引《醫(yī)宗金鑒·張仲景<金匱要略·瘡癰腸癰浸淫?。尽罚骸澳c癰之為病,其身甲錯,腹皮急,按之濡如腫狀?!?br />注:“癰生於內(nèi),則氣血為癰所奪,不能外營肌膚,故枯皺如甲錯也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陸判》:“朱 妻醒,覺頸間微麻,面頰甲錯;搓之,得血片。”
何垠 注:“甲錯,謂血蹟乾澀,不細(xì)不平也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