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祭奠死者或供奉神仙時(shí)唱讀的文章。
英funeral oration; elegiac address;
⒈ 文體名。祭祀或祭奠時(shí)表示哀悼或禱祝的文章。
引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祝盟》:“若乃禮之祭祀,事止告饗;而中代祭文,兼讚言行。祭而兼讚,蓋引神而作也?!?br />宋 郭彖 《睽車志》卷四:“忽有髑髏自空墮幾案間,舉家駭愕, 詠之 為祭文而埋之。”
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正齋送》:“近世或有功德在民,祭於州邑,及夫往世特達(dá)之士, 比干、夷 齊、魯連、鄭康成 之倫,廟祀猶在,有特豚魚菽之祭,為之祭文可也。”
沙汀 《還鄉(xiāng)記》四:“免得拖死了連祭文都不好寫?!?/span>
⒈ 祭祀時(shí)所誦讀的文辭。如唐韓愈的祭十二郎文。
德語Grabrede (S, Rel)?, Leichenrede (S, Rel)?, Trauerrede (S, Rel)?
法語oraison funèbre, éloge funèbre, formule de prière pour les sacrifices ou les funérailles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(qǐng)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(hào)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