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仙人所下的棋。典出南朝·梁·任昉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信安郡·石室山,晉時王質(zhì)伐木至,見童子數(shù)人,棋而歌。
⒈ 指仙人所下的棋。典出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信安郡 石室山,晉 時 王質(zhì) 伐木至,見童子數(shù)人,棋而歌。
引質(zhì) 因聽之。童子以一物與 質(zhì),如棗核, 質(zhì) 含之,不覺飢。俄頃,童子謂曰:‘何不去?’ 質(zhì) 起,視斧柯爛盡。既歸,無復時人。”
后亦泛指下棋。 元 張可久 《柳營曲·包山書事》曲:“吟幾篇絶句詩,看一局柯爛棋。飢,不採 首陽 薇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