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曠漭”。
⒉ 空闊而蒼茫。
⒊ 曠野。
⒈ 亦作“曠漭”。
⒉ 空闊而蒼茫。
引唐 元結(jié) 《引極·思元極》詩:“天曠漭兮杳泱茫,氣浩浩兮色蒼蒼?!?br />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三:“圣祖 以其曠莽遼隔費轉(zhuǎn)輸……遂畫 阿爾泰山 以西至 伊犁 捐俾游牧,復成西域大部落。”
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讀梁任公<墨子新社會之組織法>》:“譬如我們看海的時候,只看汪洋曠莽的海面便不禁振臂激贊。”
⒊ 曠野。
引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酒狂》:“子歸,宜急措置,夜於村外曠莽中,呼舅名焚之,此案可結(jié)也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