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干魚店。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'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'對曰:'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'周曰:'諾,我且南游吳越之王,激西江之水而迎子,可乎?'鮒魚忿然作色曰:'……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,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!'”后因以為典,喻困境、絕境。
⒈ 干魚店。 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 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 周 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
引周 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 周 曰:‘諾,我且南游 吳 越 之王,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,可乎?’鮒魚忿然作色曰:‘……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,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!’”
后因以為典,喻困境、絕境。 《晉書·閔王承傳》:“足下若能卷甲電赴,猶或有濟;若其狐疑,求我枯魚之肆矣?!?br />唐 元稹 《代諭淮西書》:“以一旅之師,抗天下無窮之眾……不三數(shù)月,求諸公於枯魚之肆矣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宿香亭張浩遇鶯鶯》:“若不遇其人,寧可終身不娶。今既遇人,即頃刻亦難捱也。媒妁通問,必須歲月,將無已在枯魚之肆乎?”
梁啟超 《生計學(xué)學(xué)說沿革小史》:“庸知一人之不利,馴至為一國之不利,一種之不利,并四萬萬人而將索諸枯魚之肆耶?!?br />亦省作“枯肆”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詞》:“生靈嘆息,懼失於農(nóng)功;沼沚魚喁,將懸於枯肆?!?br />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飯魚》:“拚魚腹埋身無蔽肘, 龍陽 棄枯肆游。避不得身烹鼎鑊,悔當(dāng)初莽惹綸鉤。”
⒈ 賣干魚的市場。比喻處于困境。唐·元稹《鶯鶯傳》:「若因媒氏而娶,納采問名,則三數(shù)月間,索我于枯魚之肆矣!」
引《莊子·外物》:「吾失我常與,我無所處,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,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