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舊時指一般的平民(區(qū)別于賤民)
英common people;
⒉ 舊時指安分守己的善良百姓。
英law-abiding people;
⒈ 舊時指安分守法的百姓。
引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盜賊弗誅,則傷良民。”
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述赦》:“今日賊良民之甚者,莫大於數(shù)赦?!?br />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如自愿去了黃巾,便為國家良民,如不去黃巾,全家誅殺?!?br />周立波 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七:“查該 韓鳳岐 確是大大的良民,請長官開恩釋放。”
⒉ 舊時指一般的平民,區(qū)別于“奴隸”。
引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質(zhì)帝紀》:“或取良民以為奴婢,名曰自賣民?!?br />《隋書·藝術(shù)傳·耿詢》:“煬帝 即位,進欹器,帝善之,放為良民。”
⒈ 安分守法的百姓。
引《管子·明法解》:「盜賊弗誅,則傷良民。」
《三國演義·第一〇回》:「聚眾數(shù)十萬,頭目不等,劫掠良民?!?/span>
反劣民 賤民 莠民
英語good people, ordinary people (i.e. not the lowest class)?
法語bonnes gens, gens ordinaires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