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常建在花園或公園中的開敞的納涼亭榭或亭子,常由柱子支承屋頂建造。
英kiosk; pavilion; summer house; wayside shelter;
⒈ 亦作“涼亭”。
⒉ 供行路人避雨或休息的亭子。
引唐 杜牧 《醉倒》詩:“日晴空樂下仙云,俱在涼亭送使君?!?br />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由房》:“炎威,炙損嬌姿,怎如和我涼亭共戲,醉荷風(fēng)碧簟相依?!?br />夏衍 《秋瑾傳》序幕:“右手是涼亭的一半,橫斷舞臺的是一條破碎殘敗了的石板路。”
⒊ 元 代皇帝巡幸時駐蹕之處,有東西二亭,在今 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 多倫縣 內(nèi)。
引元 周伯琦 《立秋日書事》詩之三:“涼亭 千里內(nèi),相望列東西?!?/span>
⒈ 供人休憩、避雨或觀賞的亭子。
引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八回:「晁大舍正在西邊涼亭晝寢,聽得這院里嚷鬧,愕愕睜睜扒起來,趿了鞋來探問?!?/span>
例如:「午后突然下起一陣?yán)子?,涼亭里擠滿了避雨的游人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