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唐代于垂拱二年(一說垂拱元年)始于廟堂置匭(意見箱),收納臣下意見書,以申天下之冤滯,達萬人之情狀。由御史中丞、侍御史、中書舍人等人為理匭使,負責處理其事。
⒈ 唐 代于 垂拱 二年(一說 垂拱 元年)始于廟堂置匭(意見箱),收納臣下意見書,以申天下之冤滯,達萬人之情狀。由御史中丞、侍御史、中書舍人等人為理匭使,負責處理其事。 《新唐書·百官志二》:“﹝ 武后 垂拱 二年﹞以諫議大夫、補闕、拾遺一人充使,知匭事;御史中丞、侍御史一人,為理匭使…… 寶應(yīng) 元年,命中書門下?lián)裾鼻灏坠僖蝗酥獏Q,以給事中、中書舍人為理匭使。參見“匭院”。
引建中 二年,以御史中丞為理匭使,諫議大夫一人為知匭使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