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唐孟郊《讀經(jīng)》詩:“垂老抱佛腳,教妻讀黃經(jīng)。”謂年老信佛,以求保佑,有臨渴掘井之意。后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“臨時抱佛腳”。
⒈ 謂年老信佛,以求保佑,有臨渴掘井之意。后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“臨時抱佛腳”。
引唐 孟郊 《讀經(jīng)》詩:“垂老抱佛腳,教妻讀黃經(jīng)?!?br />宋 劉攽 《中山詩話》:“王丞相 嗜諧謔。一日,論沙門道,因曰:‘投老欲依僧?!湾釋υ唬骸眲t抱佛腳?!?王 曰:‘投老欲依僧是古詩一句?!鸵嘣唬骸眲t抱佛腳是俗諺全語?!?br />明 張誼 《宦游紀聞·抱佛免罪》:“云南 之南一番國,其俗尚釋教,人有犯罪應誅者,其國主捕之,其人恐,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腳、知悔過,愿削髮為僧,不敢蹈前非,主許之,竟貰其罪,遂髡髮環(huán)耳,披禪衣、守禪教,故其國人為僧者多。常有人入中國,皆自稱番僧,而莫知其故。俗諺云:‘閒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’,蓋本諸此?!?br />《鏡花緣》第十六回:“不瞞二位大賢説,這叫作‘臨時抱佛腳’,也是我們讀書人通病,何況他們孤陋寡聞的幼女哩?!?br />胡適 《廬山游記》:“夢旦 帶有 吳煒 的《廬山志》,共十五卷,我借來翻看。這也是臨時抱佛腳的工作?!?br />丁玲 《母親》三:“我小的時候,也只鬼畫桃符的畫了一下子,后來就全都丟了,說女人們學來沒用。前幾天才又臨時抱佛腳,找了一本帖,發(fā)了一枝羊毫筆,手都打戰(zhàn)呢?!?/span>
⒈ 比喻平時不準備,事到臨頭才趕緊設法補救。參見「抱佛腳」條。
引《鏡花緣·第一六回》:「不瞞二位大賢說,這叫作『臨時抱佛腳』,也是我們讀書人通病,何況他們孤陋寡聞的幼女哩!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