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典出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。
⒈ 典出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 采 首山 銅,鑄鼎於 荊山 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髯下迎 黃帝。
引黃帝 上騎,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,龍乃上去。餘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龍髯,龍髯拔,墮,墮 黃帝 之弓。百姓仰望 黃帝 既上天,乃抱其弓與胡髯號(hào),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,其弓曰烏號(hào)?!?br />后因以“龍去鼎湖”謂帝王去世。 元 楊云鵬 《送王希仲北歸》詩:“龍去 鼎湖 中國換,鶴歸華表昔人非?!?br />明 李東陽 《五月初七日》詩:“龍去 鼎湖 還作雨,馬嘶 沙苑 尚思風(fēng)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(qǐng)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(hào)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