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麥秀兩岐”。一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。為豐收之兆,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。唐教坊曲名。
⒈ 亦作“麥秀兩岐”。
⒉ 一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。為豐收之兆,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。 《藝文類聚》卷十九引《東觀漢記》:“張湛 為 漁陽 太守,開田八千餘頃,勸民耕種,以致殷富。百姓歌曰:桑無附枝,麥秀兩歧。
引張君 為政,樂不可欺?!?br />《宋史·五行志二下》:“乾興 元年五月, 南劍州 麥一本五穗, 綿州 麥秀兩歧?!?/span>
⒊ 唐 教坊曲名。
引唐 崔令欽 《教坊記》曲名:“《麥秀兩岐》?!?br />宋 王灼 《碧雞漫志》卷五:“《文酒清話》云:‘ 唐 封舜臣 性輕佻, 德宗 時使 湖南道。經(jīng) 金州,守張樂燕之,執(zhí)盃索《麥秀兩岐》曲,樂工不能?!?/span>
⒈ 麥結(jié)雙穗。為豐年的吉兆。也作「麥穗兩歧」。
引《宋史·卷六四·五行志·火志下》:「閏六月,資州麥秀兩歧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