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裨諶能謀,謀于野則獲,謀于邑則否?!焙笠蛞浴爸\野”指良策或策謀。
⒉ 指謀于野。
⒈ 后因以“謀野”指良策或策謀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裨諶 能謀,謀於野則獲,謀於邑則否?!?br />明 陳子龍 《雜詩》之三:“謀野愧良籌,遯荒適孤尚。荷蓧豈無侶,飯牛今誰唱?”
⒉ 指謀于野。
引清 曾國藩 《李勇毅公神道碑銘》:“公乃自 瑞 挈千七百人回救 湖北,師至 黃州,與 胡文忠 公并轡謀野,周覽形勢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