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大驚小怪。
例就為打碎一只碗,也值得這樣失驚打怪。
英oversurprised; fussy;
⒈ 猶大驚小怪。
引宋 洪邁 《夷堅三志己·善謔詩詞》:“張才甫 太尉居 烏戍,効 遠公 蓮社,與僧俗為念佛會。御史論其白衣吃菜,遂賦《鵲橋仙》詞云:‘ 遠公 蓮社,流傳圖畫,千古聲名猶在。后人多少繼遺蹤,到我便失驚打怪?!?br />《紅樓夢》第九七回:“想要告訴人去,怕又象上回招的 鳳姐 説他們失驚打怪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回:“我只道甚么大不了事,原來是就為這塊硯臺,能值幾何,也值得這等失驚打怪?!?/span>
⒉ 驚恐;慌張。
引元 劉庭信 《新水令·春恨》套曲:“空著我便耳熱眼跳,心神恍忽,失驚打怪?!?br />《水滸傳》第六九回:“且説 史進 見這 李瑞蘭 上樓來,覺得面色紅白不定, 史進 便問道:‘你家莫不有甚事,這般失驚打怪?’”
⒈ 心神慌亂,大驚小怪。
引《水滸傳·第六九回》:「你家莫不有甚事,這般失驚打怪?」
《三國演義·第四九回》:「不許失口亂言,不許失驚打怪,如違令者斬!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