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舒發(fā)心中憤郁之氣。
英sigh; heave a sigh;
⒈ 舒發(fā)心中憤郁之氣。
引晉 潘尼 《送盧景宣》詩:“嘆氣從中發(fā),灑淚隨襟頽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六回:“﹝ 何玉鳳 ﹞想到這里,不禁長嘆了口氣。 張金鳳 道:‘姐姐嘆氣,也當不了説話?!?br />因心里不痛快或不如意而吐出長氣,發(fā)出聲音。 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那十個廂禁軍雨汗通流,都嘆氣吹噓,對老都管説道:‘我們不幸,做了軍健……我們直恁地苦!’”
《蕩寇志》第七八回:“蔡京 不做聲,搖著頭只是嘆氣。”
丁玲 《水》:“他們不住的走去走來,不住的要嘆氣,心被不安和憐憫凍住。”
⒈ 呼出長氣,以舒散心中的煩悶和悲傷。
引《紅樓夢·第六〇回》:「探春便嘆氣說:『這是什么大事,姨娘也太肯動氣了?!弧?/span>
近太息 嘆息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