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下焉者,雖善不尊,不尊不信?!编嵭ⅲ骸跋轮^臣也。”朱熹集注:“下焉者,謂圣人在下,如孔子雖善于禮,而不在尊位也?!焙笠浴跋卵烧摺敝复蔚日摺?/p>
⒈ 后以“下焉者”指次等者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下焉者,雖善不尊,不尊不信?!?br />鄭玄 注:“下謂臣也。”
朱熹 集注:“下焉者,謂圣人在下,如 孔子 雖善於禮,而不在尊位也?!?br />宋 吳如愚 《準(zhǔn)齋雜說·五累說》:“下焉者困而不學(xué),雖無所知見,而此心以不明為累,所謂下愚也。”
宋 林景熙 《洗心錄序》:“上焉者,不待勸戒,而自為善;下焉者,雖有勸戒,而不能已其為惡?!?/span>
⒈ 次等的。相對于上焉者而言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「下焉者,雖善不尊,不尊不信?!?br />宋·吳如愚《準(zhǔn)齋雜說·卷下·五累說》:「下焉者困而不學(xué),雖無所知見,而此心以不明為累,所謂下愚也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