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私占。暗地占有。
⒉ 隱藏;潛伏。
⒈ 私占。暗地占有。
引宋 葉適 《華文閣待制知廬州錢公墓志銘》:“上令 建康 都統(tǒng) 郭綱 及 淮西 帥漕實官田,括隱占,使兵為耕。”
《宋史·蔡挺傳》:“舉籍禁兵悉還府,不使有隱占。”
清 曾國藩 《翰林院庶吉士遵義府學(xué)教授莫君墓表》:“君按籍責(zé)賦富人,而貰其隱占之罪?!?/span>
⒉ 隱藏;潛伏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“訪得 潘自業(yè) 即 潘三,本市井奸棍,借藩司衙門隱占身體,把持官府,包攬詞訟?!?/span>
⒈ 掩護(hù)、藏匿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九回》:「訪得潘自業(yè)(即潘三)?本市井奸棍,借藩司衙門隱占身體,把持官府,包攬詞訟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