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感蕩”。亦作“感宕”。
⒉ 感動(dòng);激蕩。
⒈ 亦作“感盪”。亦作“感宕”。感動(dòng);激蕩。見“感蕩”。
引《子華子·陽城胥渠問》:“黃帝 之治天下也,其精神之感蕩,上浮而下沉,故為百福之宗?!?br />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誠可以感盪心志,而發(fā)洩幽情矣?!?br />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·總論》:“凡斯種種,感蕩心靈,非陳詩何以展其義?非長歌何以騁其情?”
王闿運(yùn) 《為陳完夫論七言歌行》:“人不能無哀樂,哀樂不能無偏激感宕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