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有感于怪異之事。
⒉ 見物興感。
⒊ 感動或感化他物。
⒈ 謂有感于怪異之事。
引《文選·班彪<王命論>》:“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, 呂公 覩形而進女。”
李善 注:“《漢書》曰:高祖 常從 王媼、武負 貰酒,時飲醉臥, 武負、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?!?/span>
⒉ 見物興感。
引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念將決焉去,感物增戀嫪?!?br />《詩刊》1977年第11期:“即所謂‘登山則情滿于山’,感物詠志耳?!?/span>
⒊ 感動或感化他物。
引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精通靈而感物兮,神動氣而入微?!?br />《后漢書·邳彤傳》:“一夫荷戟大呼,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,虜伏請降。自上古以來,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?!?br />明 劉基 《書紹興府達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后》:“政之感人,猶氣之感物也?!?/span>
⒈ 內(nèi)心因外物而興起慨嘆的情懷。
引《文選·曹植·贈白馬王彪詩》:「感物傷我懷,撫心長太息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