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性 體性指實體,即事物之實質(zhì)為體,而體之不變易稱為性,故體即性。若就理之法門而言,佛與眾生,其體性同一而無差別。俱舍論卷十三(大二九·七一上):‘體性是善,猶如良藥。’體是本體,性是本性。體與性,同體而異名。 《體性》篇出自《文心雕龍》第二十七篇,是劉勰風格論的主要內(nèi)容。從作品風格(“體”)和作者性格(“性”)的關(guān)系來論述文學作品的風格特色。
體性tǐxìng
[disposition]性情;性格
跟他處事,可要懂得他的體性
本性。
《后漢書.卷六三.李固傳》:「聞阿母體性謙虛,必有遜讓?!?br>
文學評批理論上指文章的風格與作家的性情。見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體性》。
英語disposition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