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〈書〉斧和鉞,古代兵器,用于斬刑。借指重刑:甘冒斧鉞以陳。
⒈ 亦作“斧戉”。斧與鉞。泛指兵器。亦泛指刑罰、殺戮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王弗聽,負(fù)之斧鉞,以徇於諸侯?!?br />《漢書·天文志》:“梁王 恐懼,布車入 關(guān),伏斧戉謝罪,然后得免?!?br />宋 岳飛 《乞褒贈張所札子》:“張所 以忠許國,義不顧身,雖斧鉞在前,凜然不易其色?!?br />清 沉受宏 《衢州書事》詩:“已見降王歸斧鉞,徒聞戰(zhàn)鬼逐弓刀。”
謝覺哉 《哭凌波同志》:“勞苦、饑餓、金錢、斧鉞,在他看來,若無其事?!?/span>
⒈ 古斬刑所用的工具。
引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大刑用甲兵,其次用斧鉞?!?br />《大宋宣和遺事·亨集》:「臣自知冒凟天威,自分身膏斧鉞?!?/span>
⒉ 刑戮的事情。
引《史記·卷八七·李斯傳》:「臣請言之,不避斧鉞之誅,愿陛下少留意焉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