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黃鉞 | 詞語解釋 黃鉞 [ huáng yuè ] ⒈ 飾以黃金的長柄斧子。天子儀仗,亦用以征伐。 引證解釋 ⒈ 飾以黃金的長柄斧子。天子儀仗,亦用以征伐。 引 《書·牧誓》:“王左杖黃鉞,右秉白旄以麾?!?孔穎達(dá) 疏引《廣雅》:“鉞,斧也。斧稱黃鉞,故知以黃金飾斧也。” 唐 蘇鶚 《蘇氏演義》卷下:“金斧,黃鉞也。 三代 通制,用之以斷斬,今以金斧黃鉞為乘輿之飾。 武王 以黃鉞斬 紂 頭,故王者以為戒。大將軍出征,特加黃鉞者,以銅為之,以黃金涂刃及 |
天鉞 | |
假鉞 | 詞語解釋 假鉞 [ jiǎ yuè ] ⒈ 見“假黃鉞”。 引證解釋 ⒈ 見“假黃鉞”。 |
假鉞 | 見"假黃鉞"。 基本解釋 見"假黃鉞"。 |
不辟斧鉞 | 詞語解釋 ⒈ 斧鉞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。形容將士英勇無畏,或烈士忠義不屈。 |
用鉞 | |
金鉞 | 金鉞 (清末民政部員外郎、天津藏書家)金鉞(1892-1972)字浚宣,號屏廬,天津人,監(jiān)生出身,清末曾任民政部員外郎。辛亥革命后恥為袁世凱政權(quán)服務(wù),賦閑家居,以讀書自娛,津門近代著名藏書、刻書家。 金鉞 (漢語詞匯)金鉞,漢語詞匯。 拼音:jīn yuè 釋義:古代儀仗用的金色大斧。 基本解釋 古代儀仗用的金色大斧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金鉞(清末民政部員外郎、天津藏書家) 金鉞(1892-1972)字浚宣,號屏廬,天津人,監(jiān)生出身,清末曾任民政部員外 |
不避斧鉞 | 詞語解釋 不避斧鉞 [ bù bì fǔ yuè ] ⒈ 謂不怕殺頭。斧鉞,古代用以殺人的武器。鉞,形似斧而大。語出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:“愚臣伏計(jì)孰甚,不敢避斧鉞之誅,昧死陳愚,唯陛下省察。” 引證解釋 ⒈ 謂不怕殺頭。斧鉞,古代用以殺人的武器。鉞,形似斧而大。 引 語出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:“愚臣伏計(jì)孰甚,不敢避斧鉞之誅,昧死陳愚,唯陛下省察?!?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二章:“臣向來不以面從為忠,故今日不避斧鉞,直言苦諫。” |
甘心鈇鉞 | 詞語解釋 ⒈ 鈇:刑具,鍘刀;鉞:古兵器,形狀象板斧而較大。心甘情愿受懲罰。 |
伏鉞 | 伏鉞 伏鉞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fú yuè ,是指被處死。 基本解釋 被處死。鉞,古代兵器,形似板斧而大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伏鉞 伏鉞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fúyuè,是指被處死。 |
旄鉞 | 旄鉞 旄鉞是一個漢字詞語,讀音máo yuè,意思是白旄和黃鉞,借指軍權(quán)。 基本解釋 白旄和黃鉞。借指軍權(quán)。語本《書.牧誓》:"王左杖黃鉞﹐右秉白旄以麾。"蔡沈集傳:"鉞﹐斧也﹐以黃金為飾……旄﹐軍中指麾﹐白則見遠(yuǎn)。" 辭典解釋 旄鉞máoyuèㄇㄠˊㄩㄝˋ 旄與鉞。為將帥領(lǐng)統(tǒng)權(quán)柄的代表。 《三國志.卷三五.蜀書.諸葛亮傳》:「親秉旄鉞以厲三軍,不能訓(xùn)章明法,臨事而懼?!?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旄鉞 旄鉞是一個漢字詞語,讀音máoyuè,意思是白旄和黃鉞 |
袞鉞 | 袞鉞 袞鉞,讀音是gǔn yuè,是一個漢語詞語,指褒貶。 基本解釋 謂褒貶。古代賜袞衣以示嘉獎,給斧鉞以示懲罰,故云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袞鉞 袞鉞,讀音是gǔnyuè,是一個漢語詞語,指褒貶。 |
釜鉞 | 詞語解釋 釜鉞 [ fǔ yuè ] ⒈ 斧鉞。釜,用同“斧”。兵器,泛指刑罰殺戮。 引證解釋 ⒈ 斧鉞。釜,用同“斧”。兵器,泛指刑罰殺戮。 引 《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·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》:“倘能倡議迎師,亦以腹心相待;如若攔途拒截,難免釜鉞之誅。” |
元鉞 | |
賜鈇鉞 | 賜鈇鉞 賜鈇鉞,cì fū yuè,出自《禮記·王制》,是象征征伐之權(quán)的意思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賜斧鉞"。2.古時天子以鈇鉞賜于諸侯或大臣,授以征伐之權(quán)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賜鈇鉞 賜鈇鉞,cìfūyuè,出自《禮記·王制》,是象征征伐之權(quán)的意思。 |
不辟斧鉞 | 不辟斧鉞【解釋】斧鉞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。形容將士英勇無畏,或烈士忠義不屈?!境鎏帯俊稘h書·趙充國傳》:“不敢避斧鉞之誅?!?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不辟斧鉞 【解釋】斧鉞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。形容將士英勇無畏,或烈士忠義不屈。 【出處】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:“不敢避斧鉞之誅。” |
授鉞 | |
伏鉞 | 詞語解釋 伏鉞 [ fú yuè ] ⒈ 被處死。鉞,古代兵器,形似板斧而大。 引證解釋 ⒈ 被處死。鉞,古代兵器,形似板斧而大。 引 郭沫若 《船泊石城島畔雜成》詩:“葡 人大副傳佳話,曾作逋逃到此間。往日喧賓今伏鉞,春光先到岸頭山?!? |
戎鉞 | 戎鉞 明 高啟 《卞將軍墓》詩:“ 卞公 仗戎鉞,勇氣常絕倫。” 基本解釋 泛指兵器。鉞,古兵器名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戎鉞 明高啟《卞將軍墓》詩:“卞公仗戎鉞,勇氣常絕倫。” |
斧鉞 | 詞語解釋 斧鉞 [ fǔ yuè ] ⒈ 〈書〉斧和鉞,古代兵器,用于斬刑。借指重刑:甘冒斧鉞以陳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“斧戉”。斧與鉞。泛指兵器。亦泛指刑罰、殺戮。 引 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王弗聽,負(fù)之斧鉞,以徇於諸侯?!?《漢書·天文志》:“梁王 恐懼,布車入 關(guān),伏斧戉謝罪,然后得免?!?宋 岳飛 《乞褒贈張所札子》:“張所 以忠許國,義不顧身,雖斧鉞在前,凜然不易其色?!?清 沉受宏 《衢州書事》詩:“已見降王歸斧鉞,徒聞戰(zhàn)鬼 |
斧鉞之人 | 詞語解釋 ⒈ 鉞:古代兵器,像大斧。應(yīng)該用斧鉞殺死的人。泛指因罪應(yīng)當(dāng)受死刑的人。 |
節(jié)鉞 | 詞語解釋 節(jié)鉞 [ jié yuè ] ⒈ 符節(jié)和斧鉞。古代授予將帥,作為加重權(quán)力的標(biāo)志。 引證解釋 ⒈ 符節(jié)和斧鉞。古代授予將帥,作為加重權(quán)力的標(biāo)志。 引 《孔叢子·問軍禮》:“天子當(dāng)階南面,命授之節(jié)鉞,大將受,天子乃東面西向而揖之,示弗御也。” 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(jì)》:“天子假 太祖 節(jié)鉞,録尚書事?!?唐 張祜 《送周尚書赴滑臺》詩:“鼓角雄都分節(jié)鉞,蛇龍舊國罷樓船?!?明 張煌言 《上行在陳南北機(jī)宜疏》:“蒙皇上綸綍頻頒,節(jié)鉞謬 |
鉞星 | 鉞星 在北斗杓東。也稱天鉞?!赌淆R書·天文志上》:“﹝ 永元 十一年﹞十一月……辛酉,月行在東井鉞星南八寸?!?基本解釋 星名。即天槍三星。在北斗杓東。也稱天鉞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鉞星 在北斗杓東。也稱天鉞?!赌淆R書·天文志上》:“﹝永元十一年﹞十一月……辛酉,月行在東井鉞星南八寸。” |
二鉞 | 二鉞 二鉞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èr yuè,指明代宦官汪直的幫兇王越與陳鉞。 基本解釋 指明代宦官汪直的幫兇王越與陳鉞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二鉞 二鉞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èryuè,指明代宦官汪直的幫兇王越與陳鉞。 |
旄鉞 | |
斧鉞之誅 | 詞語解釋 ⒈ 鉞:古代兵器,像大斧;誅:殺戮,殺死。用斧、鉞殺人的刑罰。泛指死刑。 |
玉鉞 | |
秉鉞 | 詞語解釋 秉鉞 [ bǐng yuè ] ⒈ 持斧。借指掌握兵權(quán)。 引證解釋 ⒈ 持斧。借指掌握兵權(quán)。 引 《詩·商頌·長發(fā)》:“武王 載斾,有虔秉鉞?!?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若師有功,則左執(zhí)律,右秉鉞?!?《漢書·終軍傳》:“大將軍秉鉞,單于犇幕?!?唐 劉禹錫 《代謝平章事表》:“雖協(xié)夢而求,無聞秉鉞之寄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圓圓》:“自此由 秦 入 蜀,迄於秉鉞 滇云?!?國語辭典 秉鉞 [ bǐng yuè ] ⒈ 持斧。 引 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「若 |
鈇鉞 | 鈇鉞 鈇鉞,漢語詞匯。 拼音:fū yuè 基本解釋:斫刀和大斧。腰斬、砍頭的刑具。指帝王賜予的專征專殺之權(quán)。 基本解釋 1.斫刀和大斧。腰斬﹑砍頭的刑具。2.泛指刑戮。3.指帝王賜予的專征專殺之權(quán)。4.借指將軍幕府。5.星名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鈇鉞 鈇鉞,漢語詞匯。 拼音:fūyuè 基本解釋:斫刀和大斧。腰斬、砍頭的刑具。指帝王賜予的專征專殺之權(quán)。 |
假黃鉞 | 詞語解釋 假黃鉞 [ jiǎ huáng yuè ] ⒈ 魏晉南北朝當(dāng)位高權(quán)重之大臣出征時,往往加以“假黃鉞”的稱號,即代表皇帝親征的意思。 引證解釋 ⒈ 魏 晉 南北朝 當(dāng)位高權(quán)重之大臣出征時,往住加以“假黃鉞”的稱號,即代表皇帝親征的意思。 引 《周書·靜帝紀(jì)》:“上柱國、 揚(yáng)州 總管、 隨國公 楊堅(jiān) 為假黃鉞、左大丞相?!?《資治通鑒·晉武帝咸寧五年》:“冬十一月,大舉伐 吳 ……命 賈充 為使持節(jié)、假黃鉞、大都督,以冠軍將軍 楊濟(jì) 副之。” 胡三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