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司 西漢三公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。周代已有此詞,西漢今文經(jīng)學家據(jù)《尚書大傳》、《禮記》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、司徒、司空(見三有事)。古文經(jīng)學家則據(jù)《周禮》以為太傅、太師、太保為三公。秦不設三公。東漢末年建安十三年(208),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、御史大夫,自為丞相。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,至此遂告終止。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三公依然位居極品,且開府置僚佐。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。至隋,三公不再開府,僚佐全部撤銷,完全變成虛銜或“優(yōu)崇之位”。
三種官職的合稱:(1)?東漢以太尉、司空、司徒為三司。《后漢書.卷六.孝順帝紀》:「今刺史、二千石之選,歸任三司?!固疲聭烟樱ⅲ骸溉荆?,即太尉、司空、司徒也?!挂卜Q為「三公」。(2)?唐代以御史大夫、中書、門下為三司?!缎绿茣硭陌耍俟僦救罚骸阜苍┒鵁o告者,三司詰之。三司,謂御史大夫、中書、門下也。」(3)?后唐迄宋以鹽鐵、度支、戶部為三司,皆理財之官?!顿Y治通鑒.卷二六五.唐紀八十一.昭宣帝天祐三年》:「戊寅,以朱全忠為鹽鐵、度支、戶部三司都制置使?!?4)?明時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、都指揮使司為三司。皆為各行省的文武長官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