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大地險阻;地面險阻。
⒉ 指險要之地。
⒈ 大地險阻;地面險阻。
引《易·坎》:“《彖》曰:天險,不可升也;地險,山川丘陵也?!?br />孔穎達 疏:“言地以山川丘陵而為險也。”
《宋書·禮志三》:“地險俗殊,民望絶塞,以為分外,其日久矣?!?br />清 黃景仁 《鄧家墳寫望》詩:“方今萬里一,地險安足論!”
⒉ 指險要之地。
引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汾水》:“上戴山阜,下臨絶澗,俗謂之為‘ 魯般橋 ’,蓋通古之津隘矣,亦在今之地險也?!?br />唐 李商隱 《南朝》詩:“地險悠悠天險長, 金陵 王氣應瑤光?!?br />清 黃遵憲 《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肅公祠》詩:“天驕橫肆地險失,坐令蚍蟻咸無援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