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諷喻”。
⒉ 用委婉的言語進(jìn)行勸說。
⒈ 亦作“諷喻”。用委婉的言語進(jìn)行勸說。
引漢 班固 《兩都賦》序:“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,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?!?br />《三國志·吳志·闞澤傳》:“澤 欲諷喻以明治亂,因?qū)?賈誼 《過秦論》最善, 權(quán) 覽讀焉。”
明 劉基 《送張山長序》:“余觀詩人之有作也,大抵主于諷諭。蓋欲使聞?wù)哂兴袆?dòng)而以興其懿德,非徒為誦美也?!?br />沙汀 《困獸記》十二:“‘正像腌過的菜樣!’他忽然記起 牛祚 的諷喻,于是深長的嘆息了?!?/span>
⒈ 諷諫告諭。
引《文選·班固·兩都賦序》:「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,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(qǐng)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(hào)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