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,即今北京、天津北部(海河以北),以及河北北部地區(qū)、山西北部地區(qū)。失嶺北(王維詩中都護在燕然的燕然都護府)則必禍燕云,丟燕云則必禍中原。燕云十六州又稱“幽薊十六州”,“燕云”一名最早見于《宋史·地理志》。 包括燕(幽)、薊、瀛、莫、涿、檀、順、云、儒、媯、武、新、蔚、應、寰、朔,共十六州。幽、薊、瀛、莫、涿、檀、順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,其余的云、儒、媯、武、新、蔚、應、寰、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,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之于南方猶如嶺北行省之于北方,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,易守難攻,地緣戰(zhàn)略價值巨大,元朝稱之為腹里。 公元936年,中國后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(后唐河東節(jié)度使)反唐自立,向契丹求援。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晉,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。天福三年(938年),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,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,往后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。燕云十六州的戰(zhàn)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(xù)長達160多年。
約當今河北、山西北部及察哈爾南部地。即幽、薊、涿、順、檀、瀛、莫、新、媯、儒、武、蔚、云、應、寰、朔等十六州。五代晉石敬瑭曾割十六州以賂契丹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