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釋】克:克制。儒家指約束自己,使每件事都歸于“禮”。【出處】《論語·顏淵》:“顏淵問仁。子曰:‘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!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’”【示例】小官公謹忠信,~,奉公守法,正直無私。 ◎明·無名氏《紫泥宣》第一折【語法】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約束自己
克制自己的私欲,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(jié)。
《論語.顏淵》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?!?br>《晉書.卷四六.李重傳》:「然古之厲行高尚之士,或棲身巖穴,或隱跡丘園,或克己復禮,或耄期稱道,出處默語,唯義所在?!?br>
英語restrainyourselfandreturntotherites(idiom,fromAnalects)?;tosubdueselfandobserveproprieties,(anynumberofpossibletranslations)?
【解釋】克:克制。儒家指約束自己,使每件事都歸于“禮”。
【出處】《論語·顏淵》:“顏淵問仁。子曰:‘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!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’”
【示例】小官公謹忠信,~,奉公守法,正直無私?!蛎鳌o名氏《紫泥宣》第一折
【語法】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約束自己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