煬灶 煬灶,典故名,典出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三》。指如果有人在灶口燒火,他遮住了火。后面的人就燒不到火。后因以“煬灶”喻佞幸專權,蒙蔽國君。
在灶前烤火,遮蔽灶的火光,后面的人無從見之。語本《戰(zhàn)國策.趙策三》:「日并燭天下者也,一物不能蔽也;若灶則不然,前之人煬,則后之人無從見也。」比喻佞幸專政,蒙蔽國君的賢明。明.陳汝元《金蓮記.第一七出》:「凄涼更有斷腸詩,怕依叢煬灶指日間難免誅夷?!?br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