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懂大道理。引申為沒有全局觀念。
⒈ 不懂大道理。
引《宋書·南郡王義宣傳》:“嘗獻 世祖 酒,先自酌飲,封送所餘,其不識大體如此。”
《明史·鄭賜傳》:“賜 為人頗和厚,然不識大體,帝意輕之?!?/span>
⒉ 引申為沒有全局觀念。
引毛澤東 《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而斗爭》:“黨內僅有一些委瑣不識大體、沒有遠大見解、沒有能力的領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。”
⒈ 大體,指重要的道理。不識大體指缺少遠見,只計較細節(jié),而無法掌握最重要的道理。也作「不知大體」。
引《宋書·卷六八·武二王傳·南郡王義宣傳》:「嘗獻世祖酒,先自酌飲,封送所余,其不識大體如此。」
《舊唐書·卷五〇·刑法志》:「臣以至愚,不識大體。」
反顧全大局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