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唐宋時流行的一種表演藝術(shù)。十六國時期后趙石勒因一任參軍的官員貪污,命一藝人扮成參軍,另一藝人從旁戲弄,由此成為表演形式。被戲弄的稱“參軍”,戲弄他的稱“蒼鶻”,兩個腳色作滑稽對話和表演。晚唐時,發(fā)展為多人演出,并有女腳出場。宋代也稱“雜劇”。
⒈ 流行于 唐 宋 時的一種表演形式。原稱“弄參軍”。主要由參軍、蒼鶻兩個角色作滑稽的對話和表演,以諷刺時政或社會現(xiàn)象。淵源于 秦 漢 的俳優(yōu), 宋 時也稱為雜劇,角色亦有所增加。參閱《文獻通考·樂二十》。
引劉大杰 《中國文學發(fā)展史》第二一章下篇一:“晚唐 時代的參軍戲已有固定的角色。所謂參軍,便是戲中的正角,蒼鶻便是丑角一類的配角,兩者相互問答,其作用則調(diào)謔諷刺,兼而有之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