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心里憤怒,但迫于壓力嘴上不敢明說。
例早對這條地頭蛇恨之入骨,只是敢怒不敢言。
英be forced to keep one's resentment to oneself; hold back one's anger and dare not speak;
⒈ 內(nèi)心憤怒但不敢說出來。
引語出 唐 杜牧 《阿房宮賦》:“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”。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回:“那 張四 氣的眼大大的,敢怒而不敢言。”
聞一多 《人民的詩人--屈原》:“這對于當(dāng)時(shí)那在水深火熱中敢怒而不敢言的人民,是一個(gè)安慰?!?/span>
⒈ 心里非常生氣,但因畏懼受到懲罰,而不敢表現(xiàn)出來。
引《隋唐演義·第七八回》:「王毛仲十分慚愧,奈他剛正素著,朝廷所禮敬,無可如何,只得敢怒而不敢言,但與眾官飲宴,至晚而散?!?br />《儒林外史·第四六回》:「他又是鄉(xiāng)紳,又是鹽典,又同府縣官相與的極好,所以無所不為,百姓敢怒而不敢言?!?/span>
英語angry, but not daring to speak out (idiom)?; obliged to remain silent about one's resentment, unable to voice objections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