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南朝宋范泰《鸞鳥詩》序:“昔罽賓王結(jié)罝峻祁之山,獲一鸞鳥。王甚愛之,欲其鳴而不能致也。乃飾以金樊,饗以珍羞,對之愈戚,三年不鳴。其夫人曰:'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,何不懸鏡以映之?'王從其言。鸞睹形感契,慨然悲鳴,哀響中霄,一奮而絶。”后以“孤鸞照鏡”比喻無偶或失偶者對命運的傷悼。
⒈ 后以“孤鸞照鏡”比喻無偶或失偶者對命運的傷悼。
引南朝 宋 范泰 《鸞鳥詩》序:“昔 罽賓 王結(jié)罝 峻祁之山,獲一鸞鳥。王甚愛之,欲其鳴而不能致也。乃飾以金樊,饗以珍羞,對之愈戚,三年不鳴。其夫人曰:‘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,何不懸鏡以映之?’王從其言。鸞睹形感契,慨然悲鳴,哀響中霄,一奮而絶?!?br />南朝 陳 徐陵 《鴛鴦賦》:“山鷄映水那自得,孤鸞照鏡不成雙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