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唐代以后指區(qū)別于近體詩(律詩、絕句)的一種詩體,有四言、五言、六言、七言等形式,句數(shù)沒有限制,每句的字?jǐn)?shù)也可以不齊,平仄和用韻都比較自由。也叫古詩或古風(fēng)。
⒈ 詩體名。對近體詩而言。形式有四言、五言、七言、雜言等,不要求對仗,平仄與用韻比較自由。后世使用五言、七言者較多。參見“古風(fēng)”、“古詩”。
引唐 杜甫 《暮冬送蘇四郎徯兵曹適桂州》詩:“早作諸侯客,兼工古體詩?!?br />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陸放翁詩》:“試觀 唐 以來古體詩,多有至千餘言四五百言者; 放翁 古詩,從未有至三百言以外。”
⒈ 詩歌的一種型體。相對于近體詩而言。每句有四言、五言、六言、七言等,句數(shù)無限制,用韻無定則,不拘平仄對偶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