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詆毀。
⒈ 詆毀。
引《三國志·吳志·顧雍傳》:“毀短大臣,排陷無辜。”
《新唐書·楊收傳》:“收 不能從, 玄價 以負己,大恚,陰加毀短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周赧王四年》:“武王 自為太子時,不説 張儀,及即位,羣臣多毀短之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毀短,訾毀而數(shù)其短也。”
⒈ 毀謗、數(shù)落他人的缺點。
引《三國志·卷五二·吳書·顧雍傳》:「重以深案丑誣毀短大臣,排陷無辜。」
《資治通鑒·卷三·周紀三·赧王四年》:「武王自為太子時,不說張儀;及即位,群臣多毀短之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