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鴶鴝 | 鴶鴝 “鴶鴝”是一個(gè)漢語詞匯,含義為鴶鵴,出自馬縞 《中華古今注·鴝鵒》。 基本解釋 即鴶鵴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鴶鴝 “鴶鴝”是一個(gè)漢語詞匯,含義為鴶鵴,出自馬縞《中華古今注·鴝鵒》。 |
鴝眼 | |
鴝鵒舞 | 鴝鵒舞 一作《鸜鵒舞》。晉代舞蹈。因舞者模擬鴝鵒(鳥名,俗稱“八哥”)動作,故名?!稌x書·謝尚傳》載,東晉謝尚善此舞,曾在司徒王導(dǎo)及賓客座前著衣幘而舞,俯仰屈伸,旁若無人,賓客為之撫掌擊節(jié)?!尔Y鵒舞賦》描述他的舞姿:“公乃正色洋洋,若欲飛翔。避席俯傴,摳衣頡頏。宛修襟而乍疑雌伏,赴繁節(jié)而忽若鷹揚(yáng)。”此舞姿態(tài)矯健,氣勢奔放,主要表現(xiàn)昂揚(yáng)奮發(fā)的“鴻鵠之志”,因而能產(chǎn)生“滿堂擊節(jié)而稱樂”的效果。 基本解釋 樂 |
鴝鹠 | |
鴝鵒 | 鴝鵒 鴝鵒:八哥的別稱 鴝鵒:《聊齋志異》篇目 鴝鵒:中藥 基本解釋 1.亦作"鸜鵒"。2.鳥名。俗稱八哥。3.鴝鵒舞的簡稱。4.指鴝鵒眼。 辭典解釋 鴝鵒qúyùㄑㄩˊㄩˋ 八哥的別名。參見「八哥」條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鴝鵒 鴝鵒:八哥的別稱 鴝鵒:《聊齋志異》篇目 鴝鵒:中藥 |
鴝鵒舞 | |
鴝目 | |
鴝目 | 鴝目 鴝目,是一個(gè)漢語詞匯,亦作“鸜目”。 指端硯上的斑點(diǎn)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鸜目"。2.指端硯上的斑點(diǎn)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鴝目 鴝目,是一個(gè)漢語詞匯,亦作“鸜目”。指端硯上的斑點(diǎn)。 |
鴝掇 | 蟲名。 基本解釋 蟲名。 |
鴝鵒眼 | 鴝鵒眼 qú yù yǎn ㄑㄩˊ ㄧㄩˋ ㄧㄢˇ 鴝鵒眼 亦作“鸜鵒眼”。1.指端石上的圓形斑點(diǎn)。其大如五銖錢,小如芥子,形如八哥之眼,外有暈。以活而清朗,有黑精者為貴。 宋 歐陽修 《硯譜》:“端石出 端溪 ……有鸜鵒眼為貴?!?宋 陸游 《無客》詩:“硯涵鴝鵒眼,香斮鷓鴣斑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五:“眼之品類不一:曰鸚哥眼,曰鸜鵒眼,曰了哥眼,曰雀眼,曰雞翁眼,曰貓眼,曰菉豆眼,各以形似名之。翠綠為上,黃赤為下?!?(2).泛 |
黽穴鴝巢 | |
鴝鵒 | |
鴝鵒眼 | 詞語解釋 鴝鵒眼 [ qú yù yǎn ] ⒈ 指端石上的圓形斑點(diǎn)。其大如五銖錢,小如芥子,形如八哥之眼,外有暈。以活而清朗,有黑精者為貴。泛指物體上的色暈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“鸜鵒眼”。 ⒉ 指端石上的圓形斑點(diǎn)。其大如五銖錢,小如芥子,形如八哥之眼,外有暈。以活而清朗,有黑精者為貴。 引 宋 歐陽修 《硯譜》:“端石出 端溪 ……有鸜鵒眼為貴。” 宋 陸游 《無客》詩:“硯涵鴝鵒眼,香斮鷓鴣斑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五:“眼之品 |
鴝鹠 | 鳥名。貓頭鷹的一種。 基本解釋 鳥名。貓頭鷹的一種。 |
鴝眼 | 鴝眼 鴝眼,漢語拼音qú yǎn,即鴝鵒眼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鸜眼"。2.即鴝鵒眼。3.借指硯臺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鴝眼 鴝眼,漢語拼音qúyǎnㄑㄩˊㄧㄢˇ,即鴝鵒眼。 |
黽穴鴝巢 | 黽穴鴝巢【解釋】蚌洞鳥窩。比喻貧民的居處。 基本解釋 蛙洞鳥窩。比喻貧民的居處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黽穴鴝巢 【解釋】蚌洞鳥窩。比喻貧民的居處。 |
鴝掇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