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密稟 | 詞語解釋 密稟 [ mì bǐng ] ⒈ 秘密稟報。 引證解釋 ⒈ 秘密稟報。 引 清 黃六鴻 《?;萑珪どW任·揭帖式》:“如某官實無劣蹟,當(dāng)即密稟回覆,并不可輕洩?!? |
稟糧 | 稟糧 bǐng liáng 稟糧(稟糧) 供給糧食?!顿Y治通鑒·漢獻帝初平四年》:“ 虞 不能制,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, 瓚 亦上 虞 稟糧不周?!?基本解釋 1.供給糧食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糧 bǐngliángㄅㄧㄥˇㄌㄧㄤˊ 稟糧(稟糧) 供給糧食?!顿Y治通鑒·漢獻帝初平四年》:“虞不能制,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,瓚亦上虞稟糧不周?!? |
稟謝 | 稟謝 稟謝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bǐng xiè,是指向尊長道謝。 基本解釋 1.向尊長道謝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謝 稟謝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bǐngxiè,是指向尊長道謝。 |
稟朔 | 稟朔 稟朔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bǐng shuò,是指奉行正朔。喻臣服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稟朔"。2.奉行正朔。喻臣服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朔 稟朔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bǐngshuò,是指奉行正朔。喻臣服。 |
稟法 | 稟法 稟法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bǐng fǎ,是猶取法。 基本解釋 1.猶取法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法 稟法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bǐngfǎ,是猶取法。 |
傳稟 | 詞語解釋 傳稟 [ chuán bǐng ] ⒈ 傳達稟告。用于下對上。 引證解釋 ⒈ 傳達稟告。用于下對上。 引 清 黃六鴻 《福惠全書·蒞任·待游客》:“凡有往來游客進城拜州縣,門軍須問明某官銜、某姓名……婉言答覆,請回寓所,即寫報單傳稟。” |
牢稟 | 詞語解釋 牢稟 [ láo bǐng ] ⒈ 亦作“牢廩”。 ⒉ 糧餉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“牢廩”。糧餉。 引 《后漢書·西羌傳·東號子麻奴》:“諸將多斷盜牢稟,私自潤入?!?李賢 注引《前書音義》:“牢,價直?!?《資治通鑒·漢靈帝中平四年》:“烏桓 以牢稟逋縣,多叛還本國?!?胡三省 注:“牢,價直也。稟,給也?!?《宋史·呂公弼傳》:“衛(wèi)兵年四十以上,稍不中程者,減其牢廩,徙之 淮南?!? |
通稟 | |
稟牘 | 稟牘 bǐng dú 稟牘(稟牘) 亦作“稟牘”。 呈給上級的文書。 清 黃六鴻 《?;萑珪どW任·承事上司》:“或因要務(wù),應(yīng)修稟牘,更須悉白情事?!?清 薛福成 《序》:“曰詳文,曰稟牘,皆以下官告其上官者也?!?姚琮 《史致諤的檔案說明》:“內(nèi)容為 史致諤 稟牘的底稿,可供研究 太平天囯 史者參考?!?基本解釋 1.亦作"稟牘"。2.呈給上級的文書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牘 bǐngdúㄅㄧㄥˇㄉㄨˊ 稟牘(稟牘) 亦作“稟牘”。呈給上級的文書。清黃六鴻《福 |
奏稟 | 奏稟 《新唐書·裴度傳》:“近開 延英 益稀,恐萬機奏稟,有所壅閼?!薄端问贰ぢ毠僦疽弧罚骸按笫伦喾A得旨者為‘畫黃’,小事擬進得旨者為‘録黃’?!?基本解釋 上奏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奏稟 《新唐書·裴度傳》:“近開延英益稀,恐萬機奏稟,有所壅閼?!薄端问贰ぢ毠僦疽弧罚骸按笫伦喾A得旨者為‘畫黃’,小事擬進得旨者為‘録黃’?!? |
稟告 | 稟告 稟告,漢語詞匯。 拼音:bǐng gào 舊指向上級的人報告尊稱為稟告。多用于古代時向上級或尊長報告事情。 基本解釋 稟告 bǐnggo [report(toone'ssuperior)]舊指把事情報告上級或長輩 辭典解釋 稟告bǐnggàoㄅㄧㄥˇㄍㄠˋ 下屬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報告。 《三國演義.第四○回》:「琮曰:『先生見教極是。但須稟告母親知道。』」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告 稟告,漢語詞匯。 拼音:bǐnggào 舊指向上級的人報告尊稱為稟告。多用于古代時向上級或尊長報告事情。 |
稟達 | 稟達 稟達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bǐng dá,亦作“稟達”。 向上級報告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稟達"。2.向上級報告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達 稟達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bǐngdá,亦作“稟達”。向上級報告。 |
日稟 | 見“日廩 ”。 基本解釋 見“日廩”。 |
匯稟 | 詞語解釋 匯稟 [ huì bǐng ] ⒈ 綜合材料向上級報告。 引證解釋 ⒈ 綜合材料向上級報告。 引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商務(wù)》:“商務(wù)局凡有所見,咨稟于南北洋通商大臣,倘遏抑不通,即逕達商部。一年一次匯稟情形,商部統(tǒng)計盈虛,上達天聽?!? |
呈稟 | 呈稟 chéng bǐng 呈稟 猶稟報。 宋 岳珂 《桯史·朝士留刺》:“昔有一朝士,出謁未歸,有客投刺于門,閽者告之以某官不在,留門狀,俟歸呈稟。” 清 黃六鴻 《?;萑珪ぞ帉彙ち⒕钟H審》:“所有生員,非系本身之事,不得代人呈稟?!?基本解釋 猶稟報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呈稟 chéngbǐngㄔㄥˊㄅㄧㄥˇ 呈稟 猶稟報。宋岳珂《桯史·朝士留刺》:“昔有一朝士,出謁未歸,有客投刺于門,閽者告之以某官不在,留門狀,俟歸呈稟。”清黃六鴻《?;萑珪ぞ?/td> |
稟性 | 稟性 稟性, 稟性就是人的本性,是指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生的資質(zhì)。這種資質(zhì)大多來自遺傳因素。 雖然說人的性格構(gòu)成有許多復(fù)雜的影響因素,但是起核心主導(dǎo)作用的應(yīng)該還是其與生俱來的稟性。所以有時候說“本性難移”,就是說人的性格中帶本質(zhì)性的,不管是弱點還是優(yōu)點,總是難以改變的。 基本解釋 稟性 bǐngxng [naturaldisposition]個人先天具有的性情、素質(zhì) 辭典解釋 稟性bǐngxìngㄅㄧㄥˇㄒㄧㄥˋ 天賦的品性資質(zhì)。 《三國演義.第五七回》:「騰 |
進稟 | 詞語解釋 進稟 [ jìn bǐng ] ⒈ 亦作“進稟”。 ⒉ 謂下級向上級報告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“進稟”。謂下級向上級報告。見“進稟”。 引 宋 范鎮(zhèn) 《東齋記事》卷一:“既而二人各以己意進稟,而詔從 荊公 之請?!?《楊家府演義·懷王舉家上太行》:“聽見外面叩門,遂起來看之,正撞遇守門人進稟?!?清 黃六鴻 《?;萑珪どW任·賓館告示》:“持帖進稟,以便肅迓?!?《說岳全傳》第二一回:“但是解糧雖是大事,應(yīng)該著中軍進稟,不該擅白擊鼓 |
賀稟 | 賀稟 賀稟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hè bǐng,是指祝賀的稟帖。 基本解釋 1.祝賀的稟帖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賀稟 賀稟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hèbǐng,是指祝賀的稟帖。 |
稟筭 | 稟筭 猶運籌 亦作“稟筭”。 《周書·達奚武侯莫陳順等傳論》:“雖稟筭於廟謨,實責(zé)成於將帥?!?基本解釋 1.亦作"稟筭"。2.猶運籌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筭 猶運籌 亦作“稟筭”。《周書·達奚武侯莫陳順等傳論》:“雖稟筭於廟謨,實責(zé)成於將帥?!? |
寸稟 | 寸稟 書簡的謙稱。 《歧路燈》第七二回:“唯恐送役東旋,無以復(fù)命,恪具寸稟,令其賫回,仰慰眷注?!?基本解釋 書簡的謙稱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寸稟 書簡的謙稱。 《歧路燈》第七二回:“唯恐送役東旋,無以復(fù)命,恪具寸稟,令其賫回,仰慰眷注?!? |
稟受 | 稟受 稟受,讀音bǐng shòu,漢語詞語,舊常指受于自然的體性或氣質(zhì)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稟受"。2.猶承受。舊常指受于自然的體性或氣質(zhì)。 辭典解釋 稟受bǐngshòuㄅㄧㄥˇㄕㄡˋ 承受。 《淮南子.修務(wù)》:「各有其自然之勢,無稟受于外,故力竭功沮?!?天所賦予人的體性。 漢.王充《論衡.氣壽》:「非天有長短之命,而人各有稟受也?!?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受 稟受,讀音bǐngshòu,漢語詞語,舊常指受于自然的體性或氣質(zhì)。 |
實稟 | 實稟 實稟(實稟),漢語詞匯,拼音是shí bǐng ,注音是ㄕㄧˊ ㄅㄧㄥˇ,指根據(jù)實數(shù)賑濟糧食。 基本解釋 根據(jù)實數(shù)賑濟糧食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實稟 實稟(實稟),漢語詞匯,拼音是shíbǐng,注音是ㄕㄧˊㄅㄧㄥˇ,指根據(jù)實數(shù)賑濟糧食。 |
稟付 | 稟付 bǐng fù 稟付(稟付) 猶稟賦。 宋 蘇軾 《上韓魏公乞葬董傳書》:“知 傳 所稟付至薄,不任官耳?!?基本解釋 1.猶稟賦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付 bǐngfùㄅㄧㄥˇㄈㄨˋ 稟付(稟付) 猶稟賦。宋蘇軾《上韓魏公乞葬董傳書》:“知傳所稟付至薄,不任官耳?!? |
牢稟 | 牢稟 牢稟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láo bǐng ,是指糧餉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牢廩"。2.糧餉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牢稟 牢稟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láobǐng,是指糧餉。 |
夙稟 | |
稟墻 | 稟墻 稟墻(稟墻) 亦作“稟墻”。 衙門前的照墻。 元 孫仲章 《勘頭巾》第二折:“大人 張鼎 行至稟墻邊,見一個待報的囚人,稱寃叫屈?!?元 孟漢卿 《魔合羅》第三折:“﹝ 張鼎 ﹞云:則見稟墻外一個待報的犯婦,不知為甚么,好是凄慘也呵!” 基本解釋 1.亦作"稟墻"。2.衙門前的照墻。 辭典解釋 稟墻bǐngqiángㄅㄧㄥˇㄑㄧㄤˊ 正門外用來遮蔽、裝飾用的短墻,多飾有圖案和文字。 元.孟漢卿《魔合羅.第三折》:「則見稟墻外一個待報的犯婦 |
寸稟 | 詞語解釋 寸稟 [ cùn bǐng ] ⒈ 書簡的謙稱。 引證解釋 ⒈ 書簡的謙稱。 引 《歧路燈》第七二回:“唯恐送役東旋,無以復(fù)命,恪具寸稟,令其賫回,仰慰眷注。” |
會稟 | 詞語解釋 會稟 [ huì bǐng ] ⒈ 聯(lián)名向上級報告。 引證解釋 ⒈ 聯(lián)名向上級報告。 引 清 林則徐 《增兵循化卡外緝捕黑錯寺戕殺土千戶楊國成一案各犯折》:“臣等正飭查問,隨據(jù) 洮州 廳營會稟,查知正賊 束奴脫巴 在 黑錯寺 之 紅窠兒 地方潛匿?!? |
稟姿 | 稟姿 bǐng zī ㄧ 稟姿(稟姿) 指天賦的資質(zhì)。 清 孫枝蔚 《旅興》詩之五:“稟姿無愚智,但貴有師承?!?基本解釋 1.指天賦的資質(zhì)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稟姿 bǐngzīㄅㄧㄥˇㄗㄧ 稟姿(稟姿) 指天賦的資質(zhì)。清孫枝蔚《旅興》詩之五:“稟姿無愚智,但貴有師承?!? |
稟生 | 1.猶受生。 2.稟性。 基本解釋 1.猶受生。2.稟性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