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柞棫 | 柞棫 柞棫是一個(gè)漢語詞語,讀音是zhà yù,是指櫟與白桵樹 。 基本解釋 1.櫟與白桵樹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柞棫 柞棫是一個(gè)漢語詞語,讀音是zhàyù,是指櫟與白桵樹。 |
棫樸 | 1.白桵和枹木?!对?shī).大雅.棫樸》:"芃芃棫樸,薪之槱之。"毛傳:"棫白桵也。樸,枹木也。"《樂府詩(shī)集.郊廟歌辭三.北齊南郊樂歌》:"玉飛凜棫樸斯燎。"一說即白蕤。 2.《詩(shī).大雅》中的篇名。該篇詩(shī)序稱是詠"文王能官人也",故多以喻賢材眾多。 基本解釋 1.白桵和枹木。《詩(shī).大雅.棫樸》:"芃芃棫樸,薪之槱之。"毛傳:"棫白桵也。樸,枹木也。"《樂府詩(shī)集.郊廟歌辭三.北齊南郊樂歌》:"玉飛凜棫樸斯燎。"一說即白蕤。2.《詩(shī).大雅》中的篇名。 |
棫陽宮 | 1.秦昭王時(shí)所建的宮殿。始皇九年,夷嫪?dú)比澹w太后于此宮。故址在今陜西扶風(fēng)縣東北。參閱《史記·呂不韋列傳》﹑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﹑《三輔黃圖·秦宮》。 基本解釋 1.秦昭王時(shí)所建的宮殿。始皇九年,夷嫪?dú)比?,遷太后于此宮。故址在今陜西扶風(fēng)縣東北。參閱《史記·呂不韋列傳》﹑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﹑《三輔黃圖·秦宮》。 |
吳棫 | 辭典解釋吳棫wú yù 人名。(西元1100?~1154?)?字才老,宋建安(今福建省建甌縣)?人。官太常丞,因忤秦檜,出為泉州通判。著有《韻補(bǔ)》五卷,主古韻通轉(zhuǎn)之說,為后來研究古韻者所根據(jù)。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吳棫wúyùㄨˊㄩˋ 人名。(西元1100?~1154?)?字才老,宋建安(今福建省建甌縣)?人。官太常丞,因忤秦檜,出為泉州通判。著有《韻補(bǔ)》五卷,主古韻通轉(zhuǎn)之說,為后來研究古韻者所根據(jù)。 |
棫陽宮 | 1.秦昭王時(shí)所建的宮殿。始皇九年,夷嫪?dú)比?,遷太后于此宮。故址在今陜西扶風(fēng)縣東北。參閱《史記·呂不韋列傳》﹑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﹑《三輔黃圖·秦宮》。 基本解釋 1.秦昭王時(shí)所建的宮殿。始皇九年,夷嫪?dú)比?,遷太后于此宮。故址在今陜西扶風(fēng)縣東北。參閱《史記·呂不韋列傳》﹑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﹑《三輔黃圖·秦宮》。 |
棫樸 | 1.白桵和枹木。《詩(shī).大雅.棫樸》:"芃芃棫樸,薪之槱之。"毛傳:"棫白桵也。樸,枹木也。"《樂府詩(shī)集.郊廟歌辭三.北齊南郊樂歌》:"玉飛凜棫樸斯燎。"一說即白蕤。 2.《詩(shī).大雅》中的篇名。該篇詩(shī)序稱是詠"文王能官人也",故多以喻賢材眾多。 基本解釋 1.白桵和枹木?!对?shī).大雅.棫樸》:"芃芃棫樸,薪之槱之。"毛傳:"棫白桵也。樸,枹木也。"《樂府詩(shī)集.郊廟歌辭三.北齊南郊樂歌》:"玉飛凜棫樸斯燎。"一說即白蕤。2.《詩(shī).大雅》中的篇名。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(qǐng)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(hào)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(yíng)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