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朗抗 | 1.亦作"朗伉"。 2.高亢不馴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朗伉"。2.高亢不馴。 |
抗論 | 詞語解釋 抗論 [ kàng lùn ] ⒈ 立論。大聲爭論。抗議。相對晤談。謂在言論上相抗衡。 引證解釋 ⒈ 立論。 引 漢 趙壹 《報皇甫規(guī)書》:“高可敷翫墳典,起發(fā)圣意;下則抗論當世,消弭時災(zāi)?!?《陳書·孫瑒傳》:“時 興皇寺 朗法師 該通釋典, 瑒 每造講筵,時有抗論,法侶莫不傾心?!?⒉ 大聲爭論。 引 唐 無名氏 《玉泉子》:“淮南 節(jié)度使 王播,以錢十萬貫賂遺恩倖,諫議大夫 獨孤朗、張仲方 ……等十人,前一日詣 延英 抗論其事?!?宋 王 |
抗蹟 | 抗跡 解釋 亦作“ 抗跡 ”。高尚其志行、心跡。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:“望 大河 之洲渚兮,悲 申徒 之抗跡?!?晉 何劭 《游仙詩》:“抗跡遺萬里,豈戀生民樂?!?前蜀 杜光庭 《懷古今》詩:“吾所以思,抗跡忘機,用虛無為師范;吾所以思,去奢滅欲,保道德為規(guī)箴?!?基本解釋 亦作“抗跡”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跡 解釋 亦作“抗跡”。高尚其志行、心跡?!冻o·九章·悲回風》: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?!睍x何劭《游仙詩》:“抗跡 |
抗聲 | 抗聲 用電子計算機產(chǎn)生與噪音振動相反的“抗聲”,讓抗聲與噪音在空中合成。 基本解釋 高聲;大聲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聲 用電子計算機產(chǎn)生與噪音振動相反的“抗聲”,讓抗聲與噪音在空中合成。 |
搗虛撇抗 | 詞語解釋 搗虛撇抗 [ dǎo xū piē kàng ] ⒈ 謂弄虛作假。 引證解釋 ⒈ 謂弄虛作假。 引 元 范居中 《金殿喜重重·秋思》套曲:“終日懸望,恰原來擣虛撇抗。誤我一向,到此才知是謊?!?國語辭典 搗虛撇抗 [ dǎo xū piē kàng ] ⒈ 乘虛攻擊。 引 元·范居中〈金殿喜重重·風雨秋堂套〉:「終日懸望,恰原來搗虛撇抗,誤我一向,到此讒知言是謊?!? |
抗日救亡運動 | 基本解釋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|
矯抗 | 詞語解釋 矯抗 [ jiǎo kàng ] ⒈ 亦作“矯亢”。 ⒉ 與眾違異,以示高尚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“矯亢”。與眾違異,以示高尚。 引 三國 魏 嵇康 《卜疑集》:“尊嚴其容,高自矯抗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》序:“乃致 公干 仲宣 之論,家有曲直; 安仁 士衡 之評,人立矯抗,況復(fù)殊於此者乎?!?宋 秦觀 《財用策上》:“晉 人 王衍 者,口不言錢,而指以為阿堵物,臣竊笑之,以為此乃姦人故為矯亢,盜虛名於暗世也。” 清 惲敬 《游羅浮山記》: |
抗衾 | 詞語解釋 抗衾 [ kàng qīn ] ⒈ 喪禮儀節(jié)之一。將衾被蓋上尸體。 引證解釋 ⒈ 喪禮儀節(jié)之一。將衾被蓋上尸體。 引 《禮記·喪大記》:“御者入浴,小臣四人抗衾?!?鄭玄 注:“抗衾者,蔽上,重形也。” 陳澔 集說:“抗衾,舉衾以蔽尸也?!? |
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 | 詞語解釋 ⒈ 1933年5月,馮玉祥等與共產(chǎn)黨人合作組成的抗日隊伍。1933年春,日本侵略軍攻占熱河,向河北、察哈爾進犯。5月,原西北軍將領(lǐng)馮玉祥、吉鴻昌(共產(chǎn)黨員)、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軍舊部為基礎(chǔ),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,馮玉祥任總司令。同盟軍抗擊日偽軍進犯,先后收復(fù)不少失地,部隊從幾千人發(fā)展到十余萬人。8月,在蔣介石的破壞和威脅下,馮玉祥離開張家口,吉鴻昌、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討賊軍,繼續(xù)在熱河、長城一 |
抗命 | 抗命 抗命:詞語 抗命:軍事題材小說 抗命:電視劇 抗命 (詞語)“抗命”一詞出自《東周列國志》,釋義:拒不接受命令;違抗命令。 基本解釋 抗命 kngmng [disobey;defyorders]拒不接受命令;違抗命令 辭典解釋 抗命kàngmìngㄎㄤˋㄇㄧㄥˋ 違抗命令。 《荀子.臣道》:「能抗君之命,竊君之重,反君之事,以安國之危?!?近義詞 逆命 反義詞 遵命 英語againstorders,todisobey,torefusetoacceptorders 法語contrelesordres,désobéir,refuserd'accepterlesordres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命 抗命:詞語 |
反抗期 | 詞語解釋 反抗期 [ fǎn kàng qī ] ⒈ 青少年發(fā)展過程中獨立性傾向最明顯的時期。通常在十一、十二歲至十四、十五歲。該時期的少年身心方面雖不成熟但有劇烈的變化,如身高猛長,第二性征越來越明顯,經(jīng)驗和能力飛快增長,擺脫成人監(jiān)護的愿望異常強烈,因而與成人視他們?yōu)椴怀墒飚a(chǎn)生矛盾,表現(xiàn)出反抗心理和行為。 國語辭典 反抗期 [ fǎn kàng qí ] ⒈ 對雙親或周圍親人,顯示反抗行為或拒絕態(tài)度的發(fā)展期。凡三至五歲前后的幼兒期及十三至十五歲 |
抗浪 | 抗浪 粗獷貌 明 王世貞 《藝苑卮言》卷五:“ 王子衡 如外國人投 唐 ,武將坐禪,威儀解悟中,不免露抗浪本色。” 基本解釋 粗獷貌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浪 粗獷貌 明王世貞《藝苑卮言》卷五:“王子衡如外國人投唐,武將坐禪,威儀解悟中,不免露抗浪本色。” |
輸出阻抗 | |
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 | 詞語解釋 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(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) [ kàng měi yuán cháo zhàn zhēng ] ⒈ 中國人民志愿軍為援助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、保衛(wèi)本國安全而進行的戰(zhàn)爭。1950年6月25日,朝鮮內(nèi)戰(zhàn)爆發(fā)。7月,以美國軍隊為主組成所謂“聯(lián)合國軍”入侵朝鮮,并把戰(zhàn)火引向中國邊境。10月8日,中共中央作出“抗美援朝,保家衛(wèi)國”的戰(zhàn)略決策,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,并于19日開赴朝鮮前線,與朝鮮人民軍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軍。同時,在國內(nèi)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群眾運動。1950年 |
逋抗 | 逋抗 逋抗 謂逃避或抗交租稅。 清 黃六鴻 《福惠全書·蒞任·詳文贅說》:“如言錢谷,應(yīng)追者,則舉其逋抗之奸?!?基本解釋 謂逃避或抗交租稅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逋抗 逋抗 謂逃避或抗交租稅。清黃六鴻《?;萑珪どW任·詳文贅說》:“如言錢谷,應(yīng)追者,則舉其逋抗之奸?!? |
朗抗 | 詞語解釋 朗抗 [ lǎng kàng ] ⒈ 亦作“朗伉”。 ⒉ 高亢不馴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“朗伉”。高亢不馴。 引 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方言》:“南都方言……不雅馴曰藞苴、曰朗伉、曰磊砢、曰孟浪?!?王闿運 《論詩文體法》:“故貴以詞掩意,托物寄興,使吾志曲隱而自達,聞?wù)呒ぐ憾啊臅珩喉?,朗抗猶心,遠俗之致,亦於是達焉。” |
抗辭 | 抗辭 抗辭是漢語詞匯,出自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,解釋為高深的言論。 基本解釋 高深的言論。猶嚴辭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辭 抗辭是漢語詞匯,出自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,解釋為高深的言論。 |
抗節(jié) | 詞語解釋 抗節(jié) [ kàng jié ] ⒈ 堅守節(jié)操。 引證解釋 ⒈ 堅守節(jié)操。 引 漢 賈誼 《治安策》:“故此一 豫讓 也……已而抗節(jié)致忠,行出乎列士,人主使然也?!?唐 王烈 《酬崔峝》詩:“榮寵無心易,艱??构?jié)難?!?明 張煌言 《羅子木詩序》:“逋臣處士,率抗節(jié)其間?!?蘇曼殊 《嶺南幽光錄》:“﹝僧 祖心 ﹞每以淟涊茍全,不得死於家國,以見諸公地下為憾,而其弟 驎、騄、驪 以抗節(jié)……皆死?!?國語辭典 抗節(jié) [ kàng jié ] ⒈ 堅守節(jié)操而不屈服 |
抗進 | 詞語解釋 抗進 [ kàng jìn ] ⒈ 急劇發(fā)展。 引證解釋 ⒈ 急劇發(fā)展。 引 《反美華工禁約文學(xué)集·豬仔還國記》:“逮近世各國殖民政策抗進,乃有限制 華 工之議?!? |
抗質(zhì) | 抗質(zhì) kàng zhì ㄎㄤˋ ㄓㄧˋ 抗質(zhì) 謂劫持人質(zhì)以相抗?!逗鬂h書·耿弇傳論》:“昔 曹子 抗質(zhì)于 柯 盟, 相如 申威于 河 表,蓋以決一旦之負,異乎百死之地也?!?李賢 注引《史記》:“ 齊桓公 與 魯莊公 會于 柯 而盟, 曹沬 執(zhí)匕首劫 齊桓公 …… 桓公 乃盡還 魯 之侵地,而與之盟?!?基本解釋 謂劫持人質(zhì)以相抗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質(zhì) kàngzhì ㄎㄤˋㄓㄧˋ 抗質(zhì) 謂劫持人質(zhì)以相抗?!逗鬂h書·耿弇傳論》:“昔曹子抗質(zhì)于柯盟,相如申威于河表,蓋以決一 |
抗違 | 抗違 《明史列傳》第一百四十七:“帝以兩臣爭言,遣兵部堂官及給事中各一人往諭,抗違不遵者治罪?!?基本解釋 違抗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違 《明史列傳》第一百四十七:“帝以兩臣爭言,遣兵部堂官及給事中各一人往諭,抗違不遵者治罪?!? |
抗禮 | 詞語解釋 抗禮 [ kàng lǐ ] ⒈ 行平等的禮。又作“亢禮”、“伉禮” 例 士無貴賤,與之抗禮。 英 (meet) as equals; 引證解釋 ⒈ 行對等之禮;以平等的禮節(jié)相待。 引 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子貢 結(jié)駟連騎,束帛之幣聘享諸侯,所至,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。”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知微》:“隋 吏部侍郎 高構(gòu) 典選銓綜,至 房玄齡、杜如晦,愕然正視良久,降階抗禮,延入內(nèi)齋共食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夷堅志·劉致君見異人》:“致君 載酒往,見客前揖。 |
抗顔 | 抗顏 抗顏是態(tài)度嚴正的意思,出自唐·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。 基本解釋 抗顏 kngyn [besolemnandjust]態(tài)度嚴正 因抗顏而為師。唐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 辭典解釋 抗顏kàngyánㄎㄤˋㄧㄢˊ 面色嚴正不屈。 唐.柳宗元〈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〉:「獨韓愈奮不顧流俗,犯笑侮,收召后學(xué),作師說,因抗顏而為師?!?宋.蘇軾〈上劉侍讀書〉:「抗顏高議,自以無前?!?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顏 抗顏是態(tài)度嚴正的意思,出自唐·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。 |
抗毒素 | 詞語解釋 ⒈ 外毒素侵入后,機體內(nèi)所產(chǎn)生的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質(zhì)。 國語辭典 抗毒素 [ kàng dú sù ] ⒈ 對抗微生物毒素的抗體,能與毒素結(jié)合而中和其毒性。 英語 antitoxins 法語 antitoxine |
擣虛撇抗 | 【解釋】指乘虛攻擊?!境鎏帯吭し毒又小督鸬钕仓刂亍わL雨秋堂套》:終日懸望,恰原來搗虛撇抗,誤我一向,到此讒知言是謊。 基本解釋 1.謂弄虛作假。 辭典解釋 搗虛撇抗dǎoxūpiēkàngㄉㄠˇㄒㄩㄆㄧㄝㄎㄤˋ 乘虛攻擊。 元.范居中〈金殿喜重重.風雨秋堂套〉:「終日懸望,恰原來搗虛撇抗,誤我一向,到此讒知言是謊?!?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【解釋】指乘虛攻擊。 【出處】元·范居中《金殿喜重重·風雨秋堂套》:終日懸望,恰原來搗虛撇抗,誤我一向 |
感抗 | 詞語解釋 ⒈ 電路中由于存在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非電阻性的阻礙作用。用符號xl表示。xl=2πfl。在電感l(wèi)一定時,交流電頻率f越大,感抗越大,所以電感元件有“阻交通直”的作用。單位為歐姆。 |
抗莊 | 抗莊 抗莊是漢語詞匯,拼音為kàng zhuāng,意思是康莊。 基本解釋 康莊。指四通八達的大路??梗?康"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莊 抗莊是漢語詞匯,拼音為kàngzhuāng,意思是康莊。 |
抗古 | 詞語解釋 抗古 [ kàng gǔ ] ⒈ 上古,遠古。 引證解釋 ⒈ 上古,遠古。 引 清 陳確 《死節(jié)論》:“向無 夷 齊 之餓,則天下后世寧復(fù)知君臣之義哉!此抗古以來,一大砥柱也?!? |
驕抗 | 詞語解釋 驕抗 [ jiāo kàng ] ⒈ 驕縱不遜。 引證解釋 ⒈ 驕縱不遜。參見“驕伉”。 引 《明史·李夢辰傳》:“驕抗如此,安可不重治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朱檢討上書事》:“皇太子雖以疾廢,然其過失,良由習於驕抗,左右小人誘導(dǎo)之故。” |
抗擬 | 抗擬 抗擬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kàng nǐ,是指抵敵;抗衡。 基本解釋 抵敵;抗衡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抗擬 抗擬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kàngnǐ,是指抵敵;抗衡。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