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琥珀色 | 琥珀色 (顏色)琥珀色(Amber Color): 顏色的一種。同尋常琥珀的顏色。介于黃色和咖啡色之間。 一系列淡黃色與棕色。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琥珀色hǔpòsèㄏㄨˇㄆㄛˋㄙㄜˋ 類似琥珀的顏色。大多為淡黃色、褐色或赤褐色。 德語Bernsteinfarbe(S)?,bernsteinfarben,bernstein(S)?,RGB-Code#FFBF00 法語couleurd'ambre 網絡解釋 琥珀色(顏色) 琥珀色(AmberColor): 顏色的一種。同尋常琥珀的顏色。介于黃色和咖啡色之間。 一系列淡黃色與棕色。 |
琥珀 | 琥珀 (課文:奇異的琥珀)琥珀是小學的一篇課文,作者是德國作家柏吉爾。 北師大版 《語文》 六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第二篇 冀教版《語文》 四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第五篇 人教版《語文》六年級下冊 綜合復習 第六篇 語文S版《語文》六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第一篇 北京版《語文》五年級下冊 第七單元 第一篇 上海版《語文》 五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第一篇 基本解釋 琥珀 hǔp [amber]一種很硬的、由微黃到微褐色半透明的樹脂化石,產于沖積土、褐煤層或某些 |
琥珀 | 詞語解釋 琥珀 [ hǔ pò ] ⒈ 一種很硬的、由微黃到微褐色半透明的樹脂化石,產于沖積土、褐煤層或某些海濱,容易拋光,主要用于裝飾品(如串珠及煙嘴),可作中藥。 例 飾琥珀于虹棟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英 amber;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。色淡黃、褐或紅褐。摩擦帶電。質優(yōu)的用作裝飾品,質差的用于制造琥珀酸和各種漆。中醫(yī)用為通淋化瘀、寧心安神的藥。 引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四:“《神仙傳》云:‘松柏脂入地千年化為茯苓 |
琥珀詞 | 樂器名。似琵琶,亦名"渾不似"﹑"火不思"。 基本解釋 樂器名。似琵琶,亦名"渾不似"﹑"火不思"。 |
琥珀酸 | 琥珀酸 琥珀酸學名為丁二酸, 分子量為 118.09, 無色結晶體,味酸,可燃。有二種晶形,相對密度1.572(25/4℃)。溶解特性:1g溶于13 ml冷水、1 ml沸水、18.5 ml乙醇、6.3 ml甲醇、36 ml丙酮、20 ml甘油和11 ml乙醚,幾乎不溶于苯、二硫化碳、四氯化碳和石油醚。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琥珀酸hǔpòsuānㄏㄨˇㄆㄛˋㄙㄨㄢ 一種有機化合物。為無色柱狀結晶,微有酸味,可溶于水,存在于琥珀和某些植物中??捎脕碇圃焖幤?、染料、香料等。 德語Bernsteins?ure(S,Chem)? |
琥珀餳 | 琥珀餳 琥珀餳,讀音為hǔ pò xíng,是一個漢語詞匯,釋義為糖飴名。 基本解釋 1.糖飴名。 網絡解釋 琥珀餳 琥珀餳,讀音為hǔpòxíng,是一個漢語詞匯,釋義為糖飴名。 |
琥珀孫 | 松脂。 基本解釋 松脂。 |
白琥 | 詞語解釋 白琥 [ bái hǔ ] ⒈ 雕成虎形的白玉。古代祭祀西方時用之。 引證解釋 ⒈ 雕成虎形的白玉。古代祭祀西方時用之。 引 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白琥禮西方?!?鄭玄 注:“琥猛象秋嚴?!?賈公彥 疏:“云‘琥猛象秋嚴’者,謂以玉為琥形,猛屬西方,是象秋嚴也?!?宋 蘇軾 《龍尾硯歌》:“黃琮白琥天不惜,顧念貪夫死懷璧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二·玉》:“古禮:玄珪蒼璧,黃琮赤璋,白琥玄璜,以象天地四時而立名?!?/td> |
琥珀糖 | 即琥珀餳。 基本解釋 即琥珀餳。 |
琥珀詞 | 樂器名。似琵琶,亦名"渾不似"﹑"火不思"。 基本解釋 樂器名。似琵琶,亦名"渾不似"﹑"火不思"。 |
琥珀孫 | 松脂。 基本解釋 松脂。 |
白琥 | 白琥 白琥,拼音是bái hǔ,漢語詞語,釋義是雕成虎形的白玉。 基本解釋 1.雕成虎形的白玉。古代祭祀西方時用之。 網絡解釋 白琥 白琥,拼音是báihǔ,漢語詞語,釋義是雕成虎形的白玉。 |
琥珀餳 | 琥珀餳 琥珀餳,讀音為hǔ pò xíng,是一個漢語詞匯,釋義為糖飴名。 基本解釋 1.糖飴名。 網絡解釋 琥珀餳 琥珀餳,讀音為hǔpòxíng,是一個漢語詞匯,釋義為糖飴名。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