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龍荒朔漠 | 詞語解釋 龍荒朔漠 [ lóng huāng shuò mò ] ⒈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。亦指在這些地方的少數(shù)民族國家。 引證解釋 ⒈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。亦指在這些地方的少數(shù)民族國家。 引 《宋書·武帝紀中》:“遂乃三俘偽主,開滌五都,雕顏卉服之鄉(xiāng), 龍 荒朔漠之長,莫不迴首朝陽,沐浴玄澤?!?亦省稱“龍朔”。 唐 殷堯藩 《送景玄上人還山》詩:“地橫 龍 朔連沙暝,出入 烏桓 碧樹重?!? |
窮朔 | 詞語解釋 窮朔 [ qióng shuò ] ⒈ 極北之地。泛指北方。 引證解釋 ⒈ 極北之地。泛指北方。 引 章炳麟 《西歸留別中東諸君子》詩:“吾衰久矣夫,白日曀窮朔?!? |
河朔飲 | 河朔飲 河朔飲指夏日避暑之飲或酣飲。 基本解釋 《初學記》卷三引三國·魏·曹丕《典論》:“大駕都許,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(zhèn)袁紹軍,與紹子弟日共宴飲,常以三伏之際,晝夜酣飲,極醉,至于無知。云以避一時之暑,故河朔有避暑飲。”后因以“河朔飲”指夏日避暑之飲或酣飲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河朔飲 河朔飲指夏日避暑之飲或酣飲。 |
朔禽 | 朔禽 朔禽是一個漢語詞語,拼音shuò qín,意思是指雁。 基本解釋 1.指雁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朔禽 朔禽是一個漢語詞語,拼音shuòqín,意思是指雁。 |
朔土 | 朔土 朔土是漢語詞匯,拼音是shuò tǔ,解釋為北方地區(qū)。 基本解釋 北方地區(qū)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朔土 朔土是漢語詞匯,拼音是shuòtǔ,解釋為北方地區(qū)。 |
朔塞 | 朔塞 朔塞,漢語詞匯。 拼音:shuò sāi 釋義:朔北塞外。指北方邊境地區(qū)。 基本解釋 朔北塞外。指北方邊境地區(qū)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朔塞 朔塞,漢語詞匯。 拼音:shuòsāi 釋義:朔北塞外。指北方邊境地區(qū)。 |
賀朔 | 賀朔 賀朔是指唐 宋 以元日、五月朔日、冬至行大朝會之禮,以元日、五月朔日之朝會,也特指拜年。 基本解釋 1.唐宋以元日﹑五月朔日﹑冬至行大朝會之禮,以元日﹑五月朔日之朝會稱賀朔。2.特指拜年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賀朔 賀朔是指唐宋以元日、五月朔日、冬至行大朝會之禮,以元日、五月朔日之朝會,也特指拜年。 |
朔光 | |
臣朔苦飢 | 見“臣朔常饑 ”。 基本解釋 見“臣朔常饑”。 |
方朔饑 | 見“方朔苦饑 ”。 基本解釋 見“方朔苦饑”。 |
朔管 | 朔管 朔管是漢語詞匯,拼音shuò guǎn,出自《文選·謝莊》。 基本解釋 1.指羌笛。亦泛指北方地區(qū)流行的管樂器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朔管 朔管是漢語詞匯,拼音shuòguǎn,出自《文選·謝莊》。 |
撲朔迷離 | |
朔日 | |
視朔 | 視朔 視朔,讀音shì shuò,漢語詞語,基本意思為古代天子﹑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廟后,在太廟聽政,稱視朔。 基本解釋 古代天子﹑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廟后,在太廟聽政,稱"視朔"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視朔 視朔,讀音shìshuò,漢語詞語,基本意思為古代天子﹑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廟后,在太廟聽政,稱視朔。 |
朔野 | 基本解釋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|
聽朔 | 聽朔 詞語釋義 古代帝王、諸侯于每月初一聽朝治事前所行之禮。謂聽治一月之政自此日告朔后始之。《禮記·玉藻》:“玄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,聽朔於南門之外?!薄抖Y記·玉藻》:“諸侯玄端以祭,裨冕以朝,皮弁以聽朔於大廟?!?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三代改制質(zhì)文》:“聽朔廢刑發(fā)德,具存二王之后也?!?清 俞樾 《群經(jīng)平議·論語一》“吉月必朝服而朝”:“諸矦乃於朔日服皮弁服朝于大廟,使大夫奉天子命而北面受之,是曰聽朔,亦曰視朔 |
河朔 | 河朔 河朔,地區(qū)名,古代泛指黃河 以北的地區(qū)。見《宋史·地理志》:“河朔幅員二千里,地平夷無險阻?!?基本解釋 古代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(qū)。見“河朔飲”。 辭典解釋 河朔héshuòㄏㄜˊㄕㄨㄛˋ 泛指黃河以北的地方。 《書經(jīng).泰誓中》:「惟戊午,王次于河朔。」 《三國志.卷六.魏書.袁紹傳》:「威振河朔,名重天下。」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河朔 河朔,地區(qū)名,古代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(qū)。見《宋史·地理志》:“河朔幅員二千里,地平夷無險阻?!?/td> |
元朔 | |
河朔 | 詞語解釋 河朔 [ hé shuò ] ⒈ 古代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(qū)。見“河朔飲”。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泛指 黃河 以北的地區(qū)。 引 《書·泰誓中》:“惟戊午,王次于 河 朔?!?孔 傳:“戊午渡 河 而誓,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。” 《三國志·魏志·袁紹傳》:“﹝ 袁紹 ﹞振一郡之卒,撮 冀州 之眾,威震 河 朔,名重天下。” 清 李寅 《書鄴侯傳》詩:“但清 河 朔風塵易,欲掃宮庭枳棘難?!?郭沫若 《前茅·哀時古調(diào)四》:“河 朔 淮 西一宵盡,滿池鵝鴨可成兵。 |
邊朔 | 詞語解釋 邊朔 [ biān shuò ] ⒈ 北方邊地。 引證解釋 ⒈ 北方邊地。 引 《晉書·劉琨傳》:“臣伏思此州雖云邊朔,實邇皇畿?!?唐 陳子昂 《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》:“邊朔多虞, 獫狁 孔棘?!?宋 李綱 《念奴嬌·漢武巡朔方》詞:“追想當日巡行,勒兵十萬騎,橫臨邊朔?!? |
方朔苦饑 | 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臣朔生亦言,死亦言。朱儒長三尺余,奉一囊粟,錢二百四十。臣朔長九尺余,亦奉一囊粟,錢二百四十。朱儒飽欲死,臣朔饑欲死。”亦作:方朔饑 基本解釋 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臣朔生亦言,死亦言。朱儒長三尺余,奉一囊粟,錢二百四十。臣朔長九尺余,亦奉一囊粟,錢二百四十。朱儒飽欲死,臣朔饑欲死?!币嘧鳎悍剿佛?/td> |
窮源朔流 | 窮源朔流【解釋】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窮源朔流 【解釋】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。 |
臣朔常饑 | 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朱儒長三尺余,奉一囊粟,錢二百四十。臣朔長九尺余,亦奉一囊粟,錢二百四十。朱儒飽欲死,臣朔饑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異其禮;不可用,罷之,無令但索長安米?!币嘧鳎撼妓房囵?,省作臣朔饑 基本解釋 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朱儒長三尺余,奉一囊粟,錢二百四十。臣朔長九尺余,亦奉一囊粟,錢二百四十。朱儒飽欲死,臣朔饑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異其禮;不可用,罷之,無令但索長安米?!币嘧鳎撼妓房囵嚕∽鞒妓?/td> |
陽朔 | |
東方朔 | 東方朔 (西漢辭賦家)東方朔(公元前154年-公元前93年),本姓張,字曼倩,西漢平原郡厭次縣(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(qū))人。 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。漢武帝即位,征四方士人。東方朔上書自薦,詔拜為郎。后任常侍郎、太中大夫等職。他性格詼諧,言詞敏捷,滑稽多智,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,他曾言政治得失,陳農(nóng)戰(zhàn)強國之計,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俳優(yōu)看待,不以重用。 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,有《答客難》、《非有先生論》的名篇。亦有后人 |
朔雪 | 朔雪 朔雪是一個漢語詞匯, 拼音:shuò xuě 意思是北方的雪。 基本解釋 北方的雪。 辭典解釋 朔雪shuòxuěㄕㄨㄛˋㄒㄩㄝˇ 北方的雪。 南朝宋.鮑照〈學劉公干體〉詩五首之三:「胡風吹朔雪,千里度龍山。」 唐.戴叔倫〈吊暢當〉詩:「朔雪恐迷新冢草,秋風愁老故山薇。」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朔雪 朔雪是一個漢語詞匯, 拼音:shuòxuě 意思是北方的雪。 |
朔飆 | |
迷離撲朔 | 詞語解釋 迷離撲朔 [ mí lí pū shuò ] ⒈ 語本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五·木蘭詩》:“雄兔腳撲朔,雌兔眼迷離,雙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!”后因以“迷離撲朔”形容事物錯綜復雜,難于分辨。 引證解釋 ⒈ 后因以“迷離撲朔”形容事物錯綜復雜,難于分辨。 引 語本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五·木蘭詩》:“雄兔腳撲朔,雌兔眼迷離,雙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!” 陳毅 《滿江紅·游廣東》詞之三:“驚追逐,回頭一顧,迷離撲朔?!?蕭乾 《栗子 |
朔裔 | 朔裔 shuo(4聲)yi(4聲) 北部邊境。 曹丕《連珠》:“蘇武揚聲于~~。” 基本解釋 北方邊遠地區(qū)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朔裔 shuo(4聲)yi(4聲) 北部邊境。 曹丕《連珠》:“蘇武揚聲于~~?!? |
朔塞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