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圭撮 | 詞語解釋 圭撮 [ guī cuō ] ⒈ 古代兩種很小的容量單位。 ⒉ 比喻微量或微小。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兩種很小的容量單位。 引 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度長短者不失豪氂,量多少者不失圭撮?!?顏師古 注:“應(yīng)劭 曰:‘四圭曰撮,三指撮之也?!?孟康 曰:‘六十四黍為圭?!?⒉ 比喻微量或微小。 引 南朝 梁 陸倕 《新漏刻銘》:“壬寅漏成,進(jìn)御,以考辰正晷、測表候陰,不謬圭撮,無乖黍累?!?唐 柳宗元 《故銀青光祿大夫柳公行狀》:“夫器宏 |
篳門圭窬 | 【解釋】同“篳門閨竇”。柴門小戶。喻指窮人的住處?!境鎏帯俊抖Y記·儒行》:“儒有一畝之宮,環(huán)堵之室,篳門圭窬,蓬戶甕牖?!?基本解釋 同"篳門閨竇"。 辭典解釋 篳門圭窬bìménguīyúㄅㄧˋㄇㄣˊㄍㄨㄟㄩˊ 篳門,以荊枝編制的門。圭窬,上尖下方。篳門圭窬指形狀如圭的小戶。比喻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。語出《禮記.儒行》:「儒有一畝之宮,環(huán)堵之室,篳門圭窬,蓬戶甕牖?!?jié)h.鄭玄.注:「篳門,荊竹織門也。圭窬,門旁窬也,穿墻 |
圭袞 | 圭袞 圭玉和袞衣。比喻朝廷的高位 宋 沈遘 《上兩府二書》:“登序圭袞,運平機(jī)衡。遂當(dāng)顧命之憂,克寧宗廟之緒,功施后世,名蓋前人?!?基本解釋 圭玉和袞衣。比喻朝廷的高位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圭袞 圭玉和袞衣。比喻朝廷的高位 宋沈遘《上兩府二書》:“登序圭袞,運平機(jī)衡。遂當(dāng)顧命之憂,克寧宗廟之緒,功施后世,名蓋前人?!? |
圭竇 | 詞語解釋 圭竇 [ guī dòu ] ⒈ 形狀如圭的墻洞。亦借指微賤之家的門戶。 ⒉ 借指寒微之家。 引證解釋 ⒈ 形狀如圭的墻洞。亦借指微賤之家的門戶。 引 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“篳門圭竇之人,而皆陵其上,其難為上矣!” 杜預(yù) 注:“圭竇,小戶,穿壁為戶,上鋭下方,狀如圭也?!?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七契》:“蓽門鳥宿,圭竇狐潛。風(fēng)來室搖,霧下窓霑。” 宋 蘇轍 《喜雪呈李公擇》詩:“孤村掩圭竇,深逕沒芒屩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杜翁》: |
介圭 | 詞語解釋 介圭 [ jiè guī ] ⒈ 亦作“介珪”。 ⒉ 大圭。圭,上尖下方的一種玉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“介珪”。大圭。圭,上尖下方的一種玉。 引 《書·顧命》:“太保承介圭?!?孔 傳:“大圭尺二寸,天子守之?!?《詩·大雅·崧高》:“錫爾介圭,以作爾寶。” 鄭玄 箋:“圭長尺二寸謂之介。非諸侯之圭?!?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服袞而朝,介圭作瑞。” 唐 皎然 《贈李中丞洪》詩:“地裂大將封,家傳介珪瑞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賀慶州杜待制啟 |
吉圭 | 見“吉蠲 ”。 基本解釋 見“吉蠲”。 |
圭峰 | 詞語解釋 ⒈ 又稱“龜峰”。在江西省弋陽縣南。山青水秀,有三十二峰。名勝古跡有明星峰、錦屏峰、蟾蜍峰、振衣臺、鰲魚石、無聲泉、鎖云橋、化生池等。解放后,又開拓里湖、外湖、蛤蟆池等勝景。為江西著名游覽勝地。 |
日圭 | 日圭 .古代玉圭之一種。長五寸。用于祭日,故名?!端问贰ざY志》:朝日日圭,夕月月圭,皆五寸?;蛘吖糯鷾y日影的儀器。 基本解釋 古代祭日時所用的玉圭。古代測日影的儀器。 辭典解釋 日圭rìguīㄖˋㄍㄨㄟ 祭祀太陽所用的長形玉器。 《宋史.卷九八.禮志一》:「朝日日圭,夕月月圭,皆五寸。」 測量日影以定時刻的器具。 《清會典.卷八一.欽天監(jiān).天文科》:「日圭,則陳于室,而竅以承日焉?!?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日圭 .古代玉圭之一種。長五寸 |
玄圭 | 玄圭 玄圭,漢語詞語,基本解釋為一種黑色的玉器,上尖下方,古代用以賞賜建立特殊功績的人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玄珪"。2.一種黑色的玉器,上尖下方,古代用以賞賜建立特殊功績的人。3.借指特大功業(yè)。4.指墨。言其色黑而形似圭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玄圭 玄圭,漢語詞語,基本解釋為一種黑色的玉器,上尖下方,古代用以賞賜建立特殊功績的人。 |
圭竇 | 圭竇 形狀如圭的墻洞。亦借指微賤之家的門戶。借指寒微之家。 基本解釋 1.形狀如圭的墻洞。亦借指微賤之家的門戶。2.借指寒微之家。 辭典解釋 圭竇guīdòuㄍㄨㄟㄉㄡˋ 門旁上尖下方如圭形的墻洞。 《聊齋志異.卷六.杜翁》:「俄見諸女入一圭竇,心識為王氏賣酒者之家?!?形容卑微窮困的人家?!度龂荆戆耍簳珜O度傳》「誘呼鮮卑,侵?jǐn)_北方。」句下裴松之注引《魏書》曰:「臣等生于荒裔之土,出于圭竇之中。」 唐.陸龜蒙〈讀 |
蓽門圭竇 | 【解釋】篳門:荊竹編成的門,又稱柴門。常用以喻指貧戶居室?!境鎏帯克巍り惲痢段沸哂诰印罚骸按苏煞蛩?dāng)履其道,免筆誅口伐于蓽門閨竇之間。” 基本解釋 1.同"篳門圭竇"。2.編竹為門,穿墻作窗。指貧窮人所居之處。 辭典解釋 蓽門圭竇bìménguīdòuㄅㄧˋㄇㄣˊㄍㄨㄟㄉㄡˋ 比喻貧苦人家或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。參見「篳門圭窬」條。 《幼學(xué)瓊林.卷三.宮室類》:「蓽門圭竇,系貧士之居?!?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.第三四回》:「我不禁 |
零圭斷璧 | 詞語解釋 零圭斷璧 [ líng guī duàn bì ] ⒈ 比喻殘破不全的珍貴文物。 引證解釋 ⒈ 比喻殘破不全的珍貴文物。 引 宋 吳文英 《齊天樂·與馮深居登禹陵》詞:“積蘚殘碑,零圭斷璧,重拂人間塵土。” |
圭表 | 圭表 圭表是古代漢族科學(xué)家發(fā)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,由“圭”和“表”兩個部件組成。圭表和日晷一樣,也是利用日影進(jìn)行測量的古代天文儀器,早在公元前20世紀(jì),陶寺遺址時期,中國就開始使用了。據(jù)說,日晷還是在它的基礎(chǔ)上發(fā)展起來的。圭表是測定正午的日影長度以定節(jié)令,定回歸年或陽歷年。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(nèi),中國所測定的回歸年數(shù)值的準(zhǔn)確度都居世界第一。通過進(jìn)一步研究計算,古代漢族學(xué)者還掌握了二十四節(jié)氣的圭表 |
圭尺 | 圭尺 圭尺是一個漢語詞語,拼音是guī chǐ,意思是測日影長短的尺。 基本解釋 測日影長短的尺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圭尺 圭尺是一個漢語詞語,拼音是guīchǐ,意思是測日影長短的尺。 |
不露圭角 | 詞語解釋 不露圭角 [ bù lù guī jiǎo ] ⒈ 《禮記·儒行》“毀方而瓦合”漢·鄭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與眾小人合也?!?引證解釋 ⒈ 后因以“不露圭角”謂深沉不露鋒芒。 引 《禮記·儒行》“毀方而瓦合” 漢 鄭玄 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與眾小人合也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圭角謂圭之鋒鋩有楞角。言儒者身恒方正,若物有圭角;不欲異眾過甚,去其大圭角,言猶有小圭角也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八:“彥高 《人月圓》,半是古人句,其思致含蓄 |
錫圭 | 1.見"錫珪"。 基本解釋 1.見"錫珪"。 |
裂土分圭 | 分封土地,賜予爵位。 基本解釋 分封土地,賜予爵位。 |
尺二圭 | 詞語解釋 尺二圭 [ chǐ èr guī ] ⒈ 即鎮(zhèn)圭。古代天子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。 引證解釋 ⒈ 即鎮(zhèn)圭。古代天子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。參閱《周禮·春官·典瑞》。 引 宋 范仲淹 《雜詠》之二:“玉人豈忍言環(huán)珮,留取天王尺二圭?!? |
如圭如璋 | |
析圭分土 | 辭典解釋析圭分土xī guī fēn tǔ 古代帝王以土地分封諸侯時,以玉圭做成六瑞,分別交由君王及大臣掌持,以分別爵等高低。通常由王執(zhí)鎮(zhèn)圭,公執(zhí)桓圭,侯執(zhí)信圭,伯執(zhí)躬圭,子執(zhí)縠璧,男執(zhí)蒲璧。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析圭分土xīguīfēntǔㄒㄧㄍㄨㄟㄈㄣㄊㄨˇ 古代帝王以土地分封諸侯時,以玉圭做成六瑞,分別交由君王及大臣掌持,以分別爵等高低。通常由王執(zhí)鎮(zhèn)圭,公執(zhí)桓圭,侯執(zhí)信圭,伯執(zhí)躬圭,子執(zhí)縠璧,男執(zhí)蒲璧。 |
篳門圭竇 | 【解釋】見“ 篳門閨竇 ”。 基本解釋 篳門圭竇 bmn-guīdu (1)[poorfamily]篳門:柴門;圭竇:穿鑿墻面的門(圭形,上尖下方)。泛指貧苦人家 篳門圭竇之人,而皆陵其上,其難為上矣?!蹲髠飨骞辍?(2)篳也作蓽 辭典解釋 篳門圭竇bìménguīdòuㄅㄧˋㄇㄣˊㄍㄨㄟㄉㄡˋ 比喻貧苦人家或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。參見「篳門圭窬」條。 宋.蘇軾〈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(yīng)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〉:「雖有白圭、猗頓,亦化為篳門圭竇矣。」 近義詞 蓬戶甕牖 反義詞 鐘鳴鼎 |
圭璧 | 詞語解釋 圭璧 [ guī bì ] ⒈ 古代帝王、諸侯祭祀或朝聘時所用的一種玉器。 ⒉ 泛指貴重的玉器。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帝王、諸侯祭祀或朝聘時所用的一種玉器。 引 《詩·大雅·云漢》:“靡神不舉,靡愛斯牲。圭璧既卒,寧莫我聽?!?朱熹 集傳:“圭璧,禮神之玉也?!?《周禮·考工記·玉人》:“圭璧五寸,以祀日月星辰?!?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紙錢》:“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幣帛,事畢則埋之?!?明 唐順之 《送人上陵作》詩:“恭將圭璧朝 |
傳圭襲組 | 詞語解釋 傳圭襲組 [ chuán guī xí zǔ ] ⒈ 謂取得功名。圭,古代帝王、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;組,古代官員系印的絲帶,轉(zhuǎn)指官印。 引證解釋 ⒈ 謂取得功名。圭,古代帝王、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;組,古代官員系印的絲帶,轉(zhuǎn)指官印。 引 明 宋濂 《送黃仲恭赴官馀姚序》:“士君子非以傳圭襲組為難,能世其德業(yè)為難。” |
四圭 | |
圭臬 | 詞語解釋 圭臬 [ guī niè ] ⒈ 指圭表,比喻標(biāo)準(zhǔn),準(zhǔn)則和法度;可以據(jù)此作出決定或判斷的根據(jù)。 例 圭臬星經(jīng)奧,蟲篆丹春廣。——杜甫《八哀詩》 適應(yīng)之說,迄今日學(xué)人猶奉為圭臬?!斞浮度酥畾v史》 英 criterion; standard; 引證解釋 ⒈ 土圭和水臬。古代測日影、正四時和測度土地的儀器。 引 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》:“圭臬星經(jīng)奧,蟲篆丹青廣。” 明 黃佐 《乾清宮賦》:“揆日晷,驗星文,陳圭臬,絜廣輪?!?⒉ |
圭律 | 圭律 圭律是漢語詞匯,讀音為guī lǜ,意思是圭表的律度。 基本解釋 圭表的律度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圭律 圭律是漢語詞匯,讀音為guīlǜ,意思是圭表的律度。 |
烏拉圭共和國 | 辭典解釋烏拉圭共和國 (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)wū lā guī gòng hé guó 國名。位于南美洲東南部,瀕臨大西洋。面積約十七萬六千平方公里,人口約三百余萬。首都蒙特維多(Montevideo)?,人民多信仰天主教,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。原被西班牙吞并,于西元一八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獨立,并訂該日為國慶日。幣制為Nuevo Peso。 簡稱為「烏拉圭」。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烏拉圭共和國(OrientalRepublicofUruguay)wūlāguīgònghéguóㄨㄌㄚㄍㄨㄟㄍㄨㄥˋㄏㄜˊㄍㄨㄛˊ 國名。 |
圭首 | 詞語解釋 圭首 [ guī shǒu ] ⒈ 謂碑首凹處供刻字的部分。 引證解釋 ⒈ 謂碑首凹處供刻字的部分。 引 《隸續(xù)·碑圖上》:“右 淳于長 碑。圭首之上有暈二重,自右周于左?!?《隸續(xù)·碑圖上》:“右義井碑,圭首在右額之上,有暈一重?!?清 王芑孫 《碑版文廣例》卷六:“其碑首或刻螭虎龍雀以為飾,就刳其中為圭首?;驘o他飾,直為圭首。方鈍圓楕不一。其制,圭首有字謂之額?!? |
麗圭襂 | 麗圭襂 麗圭襂,別稱是袿衣、袿袍,拼音是lì guī shān。 基本解釋 古代貴重的女服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麗圭襂 麗圭襂,別稱是袿衣、袿袍,拼音是lìguīshān。 |
大圭 | 大圭 大圭:是古代皇帝所執(zhí)的玉質(zhì)手板。形狀狹長而銳上,略似劍葉。 大奎,俗姓廖,字恒白,號夢觀,元·泉州晉江人,是元末閩南著名詩僧。生于元·成宗·大德八年(1304年),卒年不詳。 基本解釋 佩玉﹐作丁字形﹐用途如笏﹐插在腰帶間以記事備忘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大圭 大圭:是古代皇帝所執(zhí)的玉質(zhì)手板。形狀狹長而銳上,略似劍葉。 大奎,俗姓廖,字恒白,號夢觀,元·泉州晉江人,是元末閩南著名詩僧。生于元·成宗·大德八年(1304年),卒年不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