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冒大不韙 | 詞語解釋 冒大不韙 [ mào dà bù wěi ] ⒈ 見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。 引證解釋 ⒈ 見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。 |
韙德 | 韙德 韙德 猶美德。 宋 曾鞏 《目錄序》:“故雖有殊功韙德,非常之跡,將暗而不章,郁而不發(fā)?!?基本解釋 猶美德。 網(wǎng)絡解釋 韙德 韙德 猶美德。宋曾鞏《目錄序》:“故雖有殊功韙德,非常之跡,將暗而不章,郁而不發(fā)。” |
不韙 | 不韙 不韙是漢語詞匯,拼音bù wěi,出自《文選·張衡》。 基本解釋 不是;過錯。不善。即不若,傳說中害人之怪物。 辭典解釋 不韙bùwěiㄅㄨˋㄨㄟˇ 過失、不是。 《左傳.隱公十一年》:「犯五不韙,而以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。」 如:「冒天下之大不韙。」 網(wǎng)絡解釋 不韙 不韙是漢語詞匯,拼音bùwěi,出自《文選·張衡》。 |
不韙 | 詞語解釋 不韙 [ bù wěi ] ⒈ 不是;過錯。不善。即不若,傳說中害人之怪物。 引證解釋 ⒈ 不是;過錯。 引 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親親,不徵辭,不察有罪:犯五不韙以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?” 《魏書·蕭寶夤傳》:“皇朝綿基累葉,恩均四海,自北徂南,要荒仰澤,能言革化,無思不韙?!?清 吳趼人 《俏皮話·銅訟》:“然而世風不古,往往有功於人世者,反冒不韙之名;其有令譽者,皆粉飾升平、徒有其表之輩耳。 |
韙德 | |
大不韙 | 大不韙 大不韙,拼音是dà bù wěi ,漢語詞語,是公認的不是或過錯。 基本解釋 公認的不是或過錯。 網(wǎng)絡解釋 大不韙 大不韙,拼音是dàbùwěi,漢語詞語,是公認的不是或過錯。 |
冒天下之大不韙 | 詞語解釋 冒天下之大不韙 [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] ⒈ 語本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韙,而以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?”后以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謂公然干普天下都認為是最大錯誤的事。 引證解釋 ⒈ 亦省作“冒大不韙”。 引 語本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韙,而以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?” 清 陳天華 《中國革命史論》第一章:“惟一二之梟雄,沖決藩籬,悍然不顧,甘冒天下之大不韙,以求濟其私心之所欲?!?毛澤東 |
五韙 | 五韙 五韙(五韙) 亦作“ 五是 ”。亦作“ 五氏 ”。猶言五者。指雨、暘、燠、寒、風五種氣候?!稌ず榉丁罚骸笆纾涸挥?,曰暘,曰燠、曰寒、曰風。曰時,五者來備,各以其敍?!薄逗鬂h書·荀爽傳》:“五韙咸備,各以其敍矣?!?李賢 注:“韙,是也……五是來備,各以其敍也。”《后漢書·李云傳》:“臣聞皇后天下母,德配坤靈,得其人則五氏來備,不得其人則地動搖宮?!?晉 張華 《食舉東西廂樂詩》之七:“五韙來備,嘉生以遂。 |
犯天下之不韙 | 詞語解釋 犯天下之不韙 [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] ⒈ 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親親,不征辭,不察有罪,犯五不韙而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!”后以不顧一切,公然干普天下的人認為不對的事情為“犯天下之不韙”。 引證解釋 ⒈ 參見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。參見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。 引 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親親,不徵辭,不察有罪,犯五不韙而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!” 后以不顧一切,公然干 |
大不韙 | 詞語解釋 大不韙 [ dà bù wěi ] ⒈ 公認的不是或過錯。 引證解釋 ⒈ 公認的不是或過錯。 引 清 王夫之 《讀通鑒論·漢哀帝一》:“人之能為大不韙者,非其能無所懼也,唯其能無所恥也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論文·祖不得稱皇考》:“李翱 述其大父事狀,題曰《皇祖實録》。當時不以為怪,若施之后代,則犯大不韙矣。” 梁啟超 《論書法》:“即以舊史家之理論律之,其視 魏徵 之事 唐,罪固可末減焉矣,而 雄 獨蒙此大不韙之名?!?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