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廩給 | 廩給 廩給亦作“廩給”。 意思是俸祿;薪給。出自唐,權(quán)德輿 《拜昭陵過咸陽墅》詩。 基本解釋 1.亦作"廩給"。2.俸祿;薪給。3.指科舉時代公家給予在學(xué)生員的膳食津貼。4.謂發(fā)給廩祿。5.泛指衣食等生活資料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廩給 廩給亦作“廩給”。意思是俸祿;薪給。出自唐,權(quán)德輿《拜昭陵過咸陽墅》詩。 |
廩振 | 廩振 廩振是一個漢語詞匯,拼音lǐn zhèn,意指開倉賑濟。 基本解釋 開倉賑濟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廩振 廩振是一個漢語詞匯,拼音lǐnzhèn,意指開倉賑濟。 |
田廩 | 田廩 田廩拼音是tián lǐn ,注音是,釋義是指糧食。 基本解釋 指糧食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田廩 田廩拼音是tiánlǐn,注音是ㄊㄧㄢˊㄌㄧㄣˇ,釋義是指糧食。 |
廩米 | |
倉廩 | 倉廩 倉廩是一個漢語詞匯,拼音是cāng lǐn,漢語詞匯中指貯藏米谷的倉庫。中醫(yī)指喻指脾胃受納運化之功能、有時單指胃。語出《禮記》。 基本解釋 倉廩 cānglǐn [granary]儲藏米谷之所 發(fā)倉廩,賜貧窮?!抖Y記》 開倉廩、悉府庫以賑之。清洪亮吉《治平篇》 辭典解釋 倉廩cānglǐnㄘㄤㄌㄧㄣˇ 儲藏米谷的地方。 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發(fā)倉廩,散財幣,以振孤獨窮困之士。」 《三國演義.第一二○回》:「大事已定,出榜安民,盡封府庫倉廩。 |
減廩 | 詞語解釋 減廩 [ jiǎn lǐn ] ⒈ 減糧;減少糧食供應(yīng)。 引證解釋 ⒈ 減糧;減少糧食供應(yīng)。 引 宋 蘇軾 《諫買浙燈狀》:“吏憂減俸,兵憂減廩。” |
廩犧令 | 廩犧令 廩犧令(lǐn xī lìnɡ) 古代官名。掌管供宗廟祭祀的谷物和牲畜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左內(nèi)史更名左馮翊,屬官有廩犧令、丞、尉?!?顏師古 注:“廩主藏谷,犧主養(yǎng)牲,皆所以供祭祀也。”《后漢書·百官志三》:“又有廩犧令,六百石,掌祭祀犧牲鴈鶩之屬?!?基本解釋 古代官名。掌管供宗廟祭祀的谷物和牲畜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廩犧令 廩犧令(lǐnxīlìnɡ) 古代官名。掌管供宗廟祭祀的谷物和牲畜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左內(nèi)史 |
廥廩 | 廥廩 儲存糧草的倉庫。亦借指所儲糧草?!缎绿茣ゎ佌媲鋫鳌罚骸?安祿山 逆狀牙孽, 真卿 度必反,陽托霖雨,增陴濬隍,料才壯,儲廥廩?!薄睹魇贰り愑讯▊鳌罚骸敖褡阆乱暱たh如室家,驅(qū)官僚如圉仆,擅廥廩如私藏,名雖報國,實有鷹揚跋扈之心。” 基本解釋 儲存糧草的倉庫。亦借指所儲糧草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廥廩 儲存糧草的倉庫。亦借指所儲糧草?!缎绿茣ゎ佌媲鋫鳌罚骸鞍驳撋侥鏍钛滥酰媲涠缺胤?,陽托霖雨,增陴濬隍,料才壯,儲廥廩。 |
廩膳 | |
廩秩 | |
春廩 | 春廩 春季的糧倉 春廩 《宋史·外國傳二·夏國下》:“我居 漢 二十年,每見春廩既虛,秋庾未積,糧草轉(zhuǎn)輸,例給空券?!?基本解釋 春季的糧倉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春廩 春季的糧倉 春廩 《宋史·外國傳二·夏國下》:“我居漢二十年,每見春廩既虛,秋庾未積,糧草轉(zhuǎn)輸,例給空券?!? |
廩貢 | |
廩假 | 廩假 廩假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lǐn jiǎ,出自《漢書.循吏傳.龔遂》。 基本解釋 《漢書.循吏傳.龔遂》:"遂乃開倉廩,假貧民。"顏師古注:"假謂給與。"后因以"廩假"指谷物的借貸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廩假 廩假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lǐnjiǎ,出自《漢書.循吏傳.龔遂》。 |
慘廩 | 詞語解釋 慘廩 [ cǎn lǐn ] ⒈ 見“慘懔”。 引證解釋 ⒈ 見“慘懔”。 |
日廩 | |
實廩 | 實廩 實廩(實廩) 釋義出處 (1).充實糧倉?!逗鬂h書·樊宏傳論》:“分地以用天道,實廩以崇禮節(jié)。”《南齊書·崔祖思傳》:“籍稅以厚國,國虛民貧;廣田以實廩,國富民贍。” 唐 劉禹錫 《賀赦表》:“恤刑已責(zé),實廩蠲徭?!?(2).指正額廩生。 明 沈德符 《野獲編·吏部·監(jiān)生選正官》:“近年準貢事起,初猶以實廩,十年科舉三次者加納,既而甫補廩,未科舉者亦濫觴矣?!?基本解釋 1.充實糧倉。2.指正額廩生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實廩 實廩(實廩) |
捐廩 | 詞語解釋 捐廩 [ juān lǐn ] ⒈ 開倉出谷救災(zāi)。 引證解釋 ⒈ 開倉出谷救災(zāi)。 引 宋 葉適 《朝請大夫高公墓志銘》:“知 荊門軍,漢 旁百六十里,雨潦冒民田,耕者不償種,官捐廩六千石,猶不能救。” |
補廩 | 詞語解釋 補廩 [ bǔ lǐn ] ⒈ 明清科舉制度,生員經(jīng)歲、科兩試成績優(yōu)秀者,增生可依次升廩生,謂之“補廩”。 引證解釋 ⒈ 明 清 科舉制度,生員經(jīng)歲、科兩試成績優(yōu)秀者,增生可依次升廩生,謂之“補廩”。參見“補增”。 引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吏部一·監(jiān)生選正官》:“近年準貢事起,初猶以實廩,十年科舉三次者加納,既而甫補廩未科舉者亦濫觴矣。” 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三回:“小弟補廩二十四年,蒙歷任宗師的青目,共考過六七個案首,只 |
春廩 | 詞語解釋 春廩 [ chūn lǐn ] ⒈ 春季的糧倉。 引證解釋 ⒈ 春季的糧倉。 引 《宋史·外國傳二·夏國下》:“我居 漢 二十年,每見春廩既虛,秋庾未積,糧草轉(zhuǎn)輸,例給空券?!? |
糧廩 | 糧廩 糧食?!稌x書·食貨志序》:“帝于是始疑有司盜其糧廩,乃親于御前自加臨給,饑者皆泣曰:‘今始得耳?!?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十:“時監(jiān)軍 吳延詔 以為時平境安,當(dāng)無事之際,虛費糧廩,亟命撤警?!?基本解釋 糧食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糧廩 糧食?!稌x書·食貨志序》:“帝于是始疑有司盜其糧廩,乃親于御前自加臨給,饑者皆泣曰:‘今始得耳?!彼挝默摗队駢厍逶挕肪硎骸皶r監(jiān)軍吳延詔以為時平境安,當(dāng)無事之際,虛費糧廩,亟命撤 |
府廩 | 府廩 府廩是漢語詞匯,讀音是fǔlǐn,出自唐柳宗元《唐鐃歌鼓吹曲序》。 基本解釋 官府供應(yīng)的糧食。廩,廩粟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府廩 府廩是漢語詞匯,讀音是fǔlǐn,出自唐柳宗元《唐鐃歌鼓吹曲序》。 |
廩俸 | 廩俸 猶俸祿 《梁書·儒林傳·嚴植之》:“ 植之 自疾后,便不受廩俸,妻子困乏?!?基本解釋 猶俸祿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廩俸 猶俸祿 《梁書·儒林傳·嚴植之》:“植之自疾后,便不受廩俸,妻子困乏?!? |
廩人 | |
既廩 | 詞語解釋 既廩 [ jì lǐn ] ⒈ 古代官府發(fā)給的給養(yǎng)。既,通“餼”。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官府發(fā)給的給養(yǎng)。既,通“餼”。 引 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日省月試,既廩稱事,所以勸百工也?!?鄭玄 注:“既,讀為餼。餼廩,稍食也?!?孔穎達 疏:“既廩謂飲食糧廩也?!?《孔子家語·哀公問政》:“既廩稱事,所以來百工也?!? |
廩然 | |
廩賜 | |
廩然 | 廩然 廩然是漢語詞匯,讀音是lǐnrán,指水泛濫貌。 基本解釋 水泛濫貌。廩,通"濫"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廩然 廩然是漢語詞匯,讀音是lǐnrán,指水泛濫貌。 |
涂廩 | 涂廩 修補糧倉。 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 瞽叟 尚復(fù)欲殺之,使 舜 上涂廩, 瞽叟 從下縱火焚廩, 舜 乃以兩笠自捍而下,去,得不死。” 《后漢書·寇榮傳》:“故 大舜 不避涂廩浚井之難, 申生 不辭 姬氏 讒邪之謗?!?基本解釋 修補糧倉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涂廩 修補糧倉。 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瞽叟尚復(fù)欲殺之,使舜上涂廩,瞽叟從下縱火焚廩,舜乃以兩笠自捍而下,去,得不死?!?《后漢書·寇榮傳》:“故大舜不避涂廩浚井之難,申生不辭姬氏讒 |
牢廩 | 1.見"牢稟"。 基本解釋 1.見"牢稟"。 |
御廩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