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笏頭履 | 笏頭履 笏頭履,古代的一種鞋子。頭部高翹,形似笏板,故稱。 基本解釋 古代的一種鞋子。頭部高翹﹐形似笏板﹐故稱。 網絡解釋 笏頭履 笏頭履,古代的一種鞋子。頭部高翹,形似笏板,故稱。 |
植笏 | 植笏 zhí hù ㄓㄧˊ ㄏㄨˋ 植笏 猶持笏。指為官。 宋 蔡襄 《郡主李氏墓志》:“其君舅 錢文僖公 以代誥命參禁密,遂持將相印,其族植笏而通省戶者以百數?!?基本解釋 1.猶持笏。指為官。 網絡解釋 植笏 zhíhù ㄓㄧˊㄏㄨˋ 植笏 猶持笏。指為官。宋蔡襄《郡主李氏墓志》:“其君舅錢文僖公以代誥命參禁密,遂持將相印,其族植笏而通省戶者以百數?!? |
笏頭帶 | 笏頭帶 笏頭帶(玉帶):簡稱球路帶。宋明官員用的一種腰帶。其上繡或織有球形花紋。宋代宋敏求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下:“太宗命創(chuàng)方團毯路帶,亦名笏頭帶,以賜二府文臣?!?宋歐陽修《歸田錄》卷下:“太宗嘗曰:‘玉不離石,犀不離角,可貴者,惟金也。’乃創(chuàng)為金銙之制,以賜群臣;方團球路,以賜兩府?!眻F,圓形。兩府,指中書門下(政事堂)與樞密院。 宋 范鎮(zhèn) 《東齋記事補遺》:“毬路金帶俗謂之笏頭帶,非二府文臣不得賜,武臣而得 |
襕笏 | |
東笏社 | 詞語解釋 東笏社 [ dōng hù shè ] ⒈ 軍閥陳炯明在廣東當權時期,陳姓家族所組成的大地主、官僚反動團體。 引證解釋 ⒈ 軍閥 陳炯明 在 廣東 當權時期, 陳 姓家族所組成的大地主、官僚反動團體。 引 《中國民間故事選·彭湃的故事》:“恰好碰著一個東笏社的小流氓。他瞪著眼看了看農民,忽地舉起手來,一巴掌打在農民的臉上?!? |
擊賊笏 | 詞語解釋 擊賊笏 [ jī zéi hù ] ⒈ 唐德宗時,朱泚謀反,召段秀實議事,秀實以笏擊泚,大罵,被殺。見《新唐書·段秀實傳》。后以“擊賊笏”為稱頌忠貞或正氣凜然的典實。 引證解釋 ⒈ 唐德宗 時, 朱泚 謀反,召 段秀實 議事, 秀實 以笏擊 泚,大罵,被殺。見《新唐書·段秀實傳》。后以“擊賊笏”為稱頌忠貞或正氣凜然的典實。 引 宋 文天祥 《正氣歌》:“或為擊賊笏,逆豎頭破裂?!? |
木笏 | 詞語解釋 木笏 [ mù hù ] ⒈ 木制手板。唐制,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。后世因之。 引證解釋 ⒈ 木制手板。 唐 制,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。后世因之。參閱 宋 高承 《事物紀原·衣裘帶服·笏》。 引 《元史·禮樂志五》:“樂服:樂正副四人,舒腳幞頭,紫羅公服,烏角帶,木笏,皂鞾?!? |
投笏 | 投笏 tóu hù 投笏 同“ 投版 ”。 明 章懋 《送鄭尚書》詩:“投笏遠辭丹鳳闕,棹舟閑過 白鷗汀 ?!?基本解釋 同"投版"。 網絡解釋 投笏 tóuhùㄊㄡˊㄏㄨˋ 投笏 同“投版”。明章懋《送鄭尚書》詩:“投笏遠辭丹鳳闕,棹舟閑過白鷗汀?!? |
魚須笏 | 魚須笏 yú xū hù ㄧ 魚須笏 古代大夫所用之笏。因飾以鯊魚的須(一說鯊魚皮),故名。 唐 李賀 《酒罷張大徹索贈詩》:“往還誰是龍頭人,公主遺秉魚須笏?!?基本解釋 古代大夫所用之笏。因飾以鯊魚的須(一說鯊魚皮),故名。 網絡解釋 魚須笏 yúxūhùㄧㄩˊㄒㄩㄏㄨˋ魚須笏 古代大夫所用之笏。因飾以鯊魚的須(一說鯊魚皮),故名。唐李賀《酒罷張大徹索贈詩》:“往還誰是龍頭人,公主遺秉魚須笏?!? |
搢笏 | 搢笏 古代官員的官服,沒有口袋,于是將笏直接插在腰帶上,叫“搢笏”?!赌印す稀肪陀泄献訐|笏而見墨子的描寫:“公孟子戴章甫,搢忽,儒服,而以見子墨子?!碑呫湫Wⅲ骸昂黾大俗??!?基本解釋 1.亦作"搢忽"。2.插笏。古代君臣朝見時均執(zhí)笏,用以記事備忘,不用時插于腰帶上。3.引申指朝見。 辭典解釋 搢笏jìnhùㄐㄧㄣˋㄏㄨˋ 把笏版插在腰帶上。 《新唐書.卷一二六.張九齡傳》:「故事:公卿皆搢笏于帶,而后乘馬?!?網絡解釋 |
笢笏 | 笢笏 笢笏,釋義笛孔,引申為吹笛時用手按著笛孔,出處《文選.馬融長笛賦》。 基本解釋 笢笏 mǐnh [bambooshole]笛孔 辭典解釋 笢笏mǐnhùㄇㄧㄣˇㄏㄨˋ 以手按笛孔。 《文選.馬融.長笛賦》:「笢笏抑隱,行入諸變?!?網絡解釋 笢笏 笢笏,釋義笛孔,引申為吹笛時用手按著笛孔,出處《文選.馬融長笛賦》。 |
典笏 | 典笏 典笏,讀音diǎn hù,漢語詞匯,解釋為以笏典錢,極言清貧。出自《病中書事上集賢錢侍郎》。 基本解釋 1.以笏典錢﹐極言清貧。 網絡解釋 典笏 典笏,讀音diǎnhù,漢語詞匯,解釋為以笏典錢,極言清貧。出自《病中書事上集賢錢侍郎》。 |
袍笏 | 袍笏 袍笏 ,漢語詞匯。 拼音: páo hù 解釋: 1.朝服和手板。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?p士人,朝會時皆穿朝服執(zhí)笏。后世唯品官朝見君王時才服用。 2.泛指官服。 3.借指有品級的文官。 基本解釋 袍笏 poh [officialclothingandtabletheldbeforethebreastbyofficialswhenreceivedinaudiencebytheemperor]古代官員上朝時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 辭典解釋 袍笏páohùㄆㄠˊㄏㄨˋ 古時官吏的朝服和手笏。 《宋史.卷一五五.選舉志一》:「凡五百余人,皆賜袍笏,錫宴開寶寺,帝自為詩二章 |
魚笏 | 魚笏 yú hù ㄧ 魚笏(魚笏) 即魚須笏。 元 柳貫 《送王繼學馬伯庸扈從上京》詩:“少宰氊廬初張車,從官魚笏正書恩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思陵長公主挽詩》:“鸞音青繡屜,魚笏皂羅囊。”參見“ 魚須笏 ”。 基本解釋 即魚須笏。 網絡解釋 魚笏 yúhùㄧㄩˊㄏㄨˋ 魚笏(魚笏) 即魚須笏。元柳貫《送王繼學馬伯庸扈從上京》詩:“少宰氊廬初張車,從官魚笏正書恩?!鼻鍏莻I(yè)《思陵長公主挽詩》:“鸞音青繡屜,魚笏皂羅囊。”參見“魚須笏”。 |
板笏 | 詞語解釋 板笏 [ bǎn hù ] ⒈ 即笏,手板。 引證解釋 ⒈ 即笏,手板。 引 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“玄宗 問道:‘尊師有道術,可使朕到月宮一游否?’ 法善 道:‘這有何難?就請御駕啟行?!h罷,將手中板笏一擲,現(xiàn)出一條雪鍊也似的銀橋來,那頭直接著月內?!? |
纓笏 | |
萬笏 | 萬笏 “萬笏” 古漢語詞匯,一般用來形容群山的壯觀,亦有“萬笏朝天”的景點。 基本解釋 笏,封建時代大臣朝見天子時所執(zhí)的狹長的手板。"萬笏"比喻叢立的群山。 網絡解釋 萬笏 “萬笏”古漢語詞匯,一般用來形容群山的壯觀,亦有“萬笏朝天”的景點。 |
玄笏 | |
笏板 | 笏板 笏板,又稱手板、玉板或朝板。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。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,雙手執(zhí)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,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,以防止遺忘。 基本解釋 即笏﹐手板。 辭典解釋 笏板hùbǎnㄏㄨˋㄅㄢˇ 古代臣子覲見天子時手中所持的板子;亦作記事用的板子。 《儒林外史.第四九回》:「末腳拿笏板在旁邊寫了,拿到戲房里去扮?!?網絡解釋 笏板 笏板,又稱手板、玉板或朝板。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。古 |
紳笏 | |
紳笏 | 紳笏 紳笏(紳笏) (1).大帶與笏板。古仕宦者所服用?!端问贰⒉齻鳌罚骸?伯正 立殿下,紳笏儼然,聲色不動。” (2).指做官。 宋 陳造 《惟安堂賦》:“審吾身之易安,顧何賴於紳笏。” 清 曹寅 《送程正路之黃陂丞兼懷赤方先生》詩:“平生獨奇尚,紳笏一時情。” 基本解釋 1.大帶與笏板。古仕宦者所服用。2.指做官。 網絡解釋 紳笏 紳笏(紳笏) (1).大帶與笏板。古仕宦者所服用。《宋史·劉伯正傳》:“伯正立殿下,紳笏儼然,聲色不動?!?/td> |
袍笏登場 | |
紳笏 | 紳笏 紳笏(紳笏) (1).大帶與笏板。古仕宦者所服用?!端问贰⒉齻鳌罚骸?伯正 立殿下,紳笏儼然,聲色不動?!?(2).指做官。 宋 陳造 《惟安堂賦》:“審吾身之易安,顧何賴于紳笏?!?清 曹寅 《送程正路之黃陂丞兼懷赤方先生》詩:“平生獨奇尚,紳笏一時情?!?基本解釋 1.大帶與笏板。古仕宦者所服用。2.指做官。 網絡解釋 紳笏 紳笏(紳笏) (1).大帶與笏板。古仕宦者所服用?!端问贰⒉齻鳌罚骸安⒌钕拢濗藘叭?,聲色不動?!?/td> |
笏頭履 | 笏頭履 笏頭履,古代的一種鞋子。頭部高翹,形似笏板,故稱。 基本解釋 古代的一種鞋子。頭部高翹﹐形似笏板﹐故稱。 網絡解釋 笏頭履 笏頭履,古代的一種鞋子。頭部高翹,形似笏板,故稱。 |
朝笏 | 朝笏 朝笏,古代君臣朝會時所執(zhí)狹長板子,也稱手板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用以指畫和記事。 從商代開始到明代,朝官上朝都要執(zhí)笏。周代禮制規(guī)定:諸侯上朝執(zhí)牙笏。到明代,則規(guī)定4品以上官員執(zhí)牙笏,5品以下官員執(zhí)木笏。 古代自天子到士都執(zhí)笏,后世只有品官執(zhí)笏,到清代始廢。 基本解釋 古代君臣朝會時所執(zhí)狹長板子﹐用玉﹑象牙或竹片制成﹐用以指畫和記事。 網絡解釋 朝笏 朝笏,古代君臣朝會時所執(zhí)狹長板子,也稱手板,用玉、象牙或竹 |
襕笏 | 襕笏 襕笏是漢語詞匯,讀音是lán hù,意思是穿襴袍,執(zhí)手板。 基本解釋 穿襕袍,執(zhí)手板。古代官吏朝會時的服飾。 網絡解釋 襕笏 襕笏是漢語詞匯,讀音是lánhù,意思是穿襴袍,執(zhí)手板。 |
秉笏披袍 | 詞語解釋 ⒈ 秉:持;笏:古代大臣上朝時拿的手板;披袍:身穿朝服。比喻作官。 國語辭典 秉笏披袍 [ bǐng hù pī páo ] ⒈ 手拿笏板,身披官服。指在朝為官。 引 明·無名氏《破風詩·第二折》:「圣朝輔佐必良才,野有賢人久困埋,今朝察訪當推舉,秉笏披袍拜御階?!? |
笏頭 | 笏頭 (1). 宋 人稱方團毬路花紋為“笏頭”。 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今俗謂毬路為笏頭,御仙花為荔枝,皆失其本號也?!?(2).“ 笏頭帶 ”的省稱。 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仕宦捷疾》:“執(zhí)政官宰相,方團毬文帶,俗謂之笏頭者是也?!?基本解釋 1.宋人稱方團球路花紋為"笏頭"。2."笏頭帶"的省稱。 網絡解釋 笏頭 (1).宋人稱方團毬路花紋為“笏頭”。宋歐陽修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今俗謂毬路為笏頭,御仙花為荔枝,皆失其本號也?!?(2).“笏頭帶 |
笏囊 | 笏囊 笏囊,讀音為hù náng,漢語詞語,意思是指放笏的袋子。 基本解釋 放笏的袋子。 網絡解釋 笏囊 笏囊,讀音為hùnáng,漢語詞語,意思是指放笏的袋子。 |
萬笏 | 萬笏 “萬笏” 古漢語詞匯,一般用來形容群山的壯觀,亦有“萬笏朝天”的景點。 基本解釋 笏,封建時代大臣朝見天子時所執(zhí)的狹長的手板。"萬笏"比喻叢立的群山。 網絡解釋 萬笏 “萬笏”古漢語詞匯,一般用來形容群山的壯觀,亦有“萬笏朝天”的景點。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