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疏水簞瓢 | |
一簞一瓢 | |
壺漿簞食 | 詞語解釋 壺漿簞食 [ hú jiāng dān shí ] ⒈ 語出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簞食壺漿,以迎王師?!痹^竹籃中盛著飯食,壺中盛著酒漿茶水,以歡迎王者的軍隊(duì)。后多用指百姓歡迎、慰勞自己所擁護(hù)的軍隊(duì)。 引證解釋 ⒈ 參見“簞食壺漿”。參見“簞食壺漿”。 引 語出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簞食壺漿,以迎王師。” 原謂竹籃中盛著飯食,壺中盛著酒漿茶水,以歡迎王者的軍隊(duì)。后多用指百姓歡迎、慰勞自己所擁護(hù)的軍隊(duì)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石闕銘》:“ |
簞瓢 | 簞瓢 簞瓢,典故名,典出《論語注疏·雍也》?!耙缓勈?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?!焙勂?,盛飯食的簞和盛飲料的瓢。亦借指飲食。后用為生活簡樸,安貧樂道的典故。 基本解釋 1.盛飯食的簞和盛飲料的瓢。亦借指飲食。2.見"簞食瓢飲"。 辭典解釋 簞瓢dānpiáoㄉㄢㄆㄧㄠˊ 瓢,飲器,以葫蘆剖分而成。簞瓢形容簡樸刻苦的生活。 《文選.班固.答賓戲》:「顏潛樂于簞瓢,孔終篇于西狩?!?宋.陸游〈晨起獨(dú)行綠陰間〉詩:「 |
簞竹 | 竹名。 基本解釋 竹名。 |
瓢簞 | |
缊褐瓢簞 | 詞語解釋 ⒈ 缊:舊棉花,亂麻。褐:粗布衣服。瓢:飲水用具。簞:盛飯的竹器。身上穿粗布衣服。飲食用的是瓢、簞。形容生活非常清苦。 |
蠶簞 | 蠶簞 蠶簞(cán dān) 養(yǎng)幼蠶用的糊紙小竹匾。 茅盾 《春蠶》二:“這娘兒兩個已經(jīng)洗好了那些‘團(tuán)匾’和‘蠶簞’,坐在小溪邊的石頭上撩起布衫角揩臉上的汗水?!?基本解釋 養(yǎng)幼蠶用的糊紙小竹匾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蠶簞 蠶簞(cándān) 養(yǎng)幼蠶用的糊紙小竹匾。茅盾《春蠶》二:“這娘兒兩個已經(jīng)洗好了那些‘團(tuán)匾’和‘蠶簞’,坐在小溪邊的石頭上撩起布衫角揩臉上的汗水。” |
瓢簞 | 瓢簞 瓢簞,讀音piáo dān,是漢語詞匯,解釋為安貧樂道。 基本解釋 1.語出《論語.雍也》:"一簞食﹐一瓢飲﹐在陋巷﹐人不堪其憂﹐回也不改其樂。"后因以"瓢簞"喻安貧樂道。 辭典解釋 瓢簞piáodānㄆㄧㄠˊㄉㄢ 簞,盛飯的圓形竹器。語本《論語.雍也》:「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?!购笠云昂勑稳萆钬毟F困苦。三國魏.曹植〈大司馬曹休誄〉:「好彼蓬樞,甘此瓢簞,味道忘憂,逾憲超顏?!箷x.陶淵明〈祭從弟敬遠(yuǎn) |
弊衣簞食 | 詞語解釋 ⒈ 破舊的衣服和粗糲的飯食。指生活清苦。 國語辭典 弊衣簞食 [ bì yī dān sì ] ⒈ 穿破舊的衣服,吃簡單、粗糙的食物。形容生活儉樸。也作「弊衣疏食」。 引 《周書·卷四五·儒林傳·史臣曰》:「達(dá)則不過傳講訓(xùn)胄,窮則終于弊衣簞食?!? |
食簞漿壺 | |
簞豆 | 簞豆 簞豆(dān dòu) 猶言簞食豆羹。 明 李東陽 《化州同知楊公傳》:“茍縱意恣欲,簞豆無所擇,而望其赴難狥義蹈死而不顧,惡有是理哉!” 清 劉大櫆 《祭順天府丞余公文》:“世稱清士,簞豆區(qū)區(qū)。公之自處,惟有屋廬?!眳⒁姟?簞食豆羹 ”。 基本解釋 猶言簞食豆羹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簞豆 簞豆(dāndòu) 猶言簞食豆羹。明李東陽《化州同知楊公傳》:“茍縱意恣欲,簞豆無所擇,而望其赴難狥義蹈死而不顧,惡有是理哉!”清劉大櫆《祭順天府 |
簞食 | 簞食 簞食,拼音dān sì,是指裝在簞笥里的飯食。 基本解釋 簞食 dānsh (1)[cookedriceinbasket]∶裝在簞笥里的飯食 (2)[receivesoldierswithbasketsofriceandvesselsofcongee]∶指用飯菜犒勞軍隊(duì)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迎將軍乎。《三國志諸葛亮傳》 辭典解釋 簞食dānsìㄉㄢㄙˋ 形容生活貧苦。 《論語.雍也》:「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?!?元.關(guān)漢卿《蝴蝶夢.第一折》:「咱每日一瓢飲,一簞食,有幾雙箸幾張匙?!?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簞食 簞食,拼音dānsì,是指裝在簞笥 |
簞瓢士 | 簞瓢士 指安貧樂道的賢士 明 劉基 《感懷》詩:“豈無簞瓢士,今為時所輕?!眳⒁姟?簞食瓢飲 ”。 基本解釋 指安貧樂道的賢士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簞瓢士 指安貧樂道的賢士 明劉基《感懷》詩:“豈無簞瓢士,今為時所輕?!眳⒁姟昂勈称帮嫛?。 |
陋巷簞瓢 | 詞語解釋 陋巷簞瓢 [ lòu xiàng dān piáo ] ⒈ 語出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?!焙笠蛞浴奥锖勂啊毙稳菁揖池毢?,生活清苦。 引證解釋 ⒈ 后因以“陋巷簞瓢”形容家境貧寒,生活清苦。 引 語出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 回 也不改其樂。” 元 金仁杰 《追韓信》第一折:“嘆英雄何日朝聞道,盼殺我也玉堂金馬,困殺我也陋巷簞瓢?!?清 袁枚 《與程原衡書》:“僕本 |
蠶簞 | 詞語解釋 蠶簞 [ cán dān ] ⒈ 養(yǎng)幼蠶用的糊紙小竹匾。 引證解釋 ⒈ 養(yǎng)幼蠶用的糊紙小竹匾。 引 茅盾 《春蠶》二:“這娘兒兩個已經(jīng)洗好了那些‘團(tuán)匾’和‘蠶簞’,坐在小溪邊的石頭上撩起布衫角揩臉上的汗水?!? |
簞笥 | 簞笥 簞笥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dān sì,是指竹或葦制的圓形和方形盛飯器。 基本解釋 竹或葦制的圓形和方形盛飯器。 辭典解釋 簞笥dānsìㄉㄢㄙˋ 竹箱。 簞、笥皆為盛食物的竹器,圓的稱為「簞」,方的稱為「笥」。 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,操以受命,如使之容。」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簞笥 簞笥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是dānsì,是指竹或葦制的圓形和方形盛飯器。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