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稊氣錢 | 詞語解釋 稊氣錢 [ tí qì qián ] ⒈ 私下零星積攢的私房錢。 引證解釋 ⒈ 私下零星積攢的私房錢。參見“梯己錢”。 引 元 無名氏 《百花亭》第四折:“[經(jīng)略云]這錢鈔是那里來的?[ 高 浄云]是 高邈 平日積儹下稊氣錢二萬貫。” |
稊秕 | 詞語解釋 稊秕 [ tí bǐ ] ⒈ 敗草粗秕。 引證解釋 ⒈ 敗草粗秕。 引 唐 劉禹錫 《說驥》:“伯氏佐戎於朔陲,獲良馬以遺予。予不知其良也,秣之稊秕,飲之污池?!? |
太倉稊米 | |
稊米 | 詞語解釋 稊米 [ tí mǐ ] ⒈ 小米。比喻其小。 引證解釋 ⒈ 小米。比喻其小。 引 《莊子·秋水》:“計中國之在海內(nèi),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?!?宋 曾鞏 《分寧縣云峰院記》:“其間利害不能以稊米?!?宋 辛棄疾 《哨遍·秋水觀》詞:“喻此理,何言 泰山 毫末,從來天地一稊米?!?章炳麟 《五無論》:“夫于恒沙世界之中而有地球,無過太倉之有稊米?!?國語辭典 稊米 [ tí mǐ ] ⒈ 小米。 引 《莊子·秋水》:「計中國之在海內(nèi),不似稊米之在太倉 |
枯楊生稊 | 詞語解釋 枯楊生稊 [ kū yáng shēng tí ] ⒈ 枯老的楊樹復生嫩芽。比喻老夫娶少妻。 引證解釋 ⒈ 枯老的楊樹復生嫩芽。比喻老夫娶少妻。 引 《易·大過》:“九二,枯楊生稊,老夫得其女妻?!?孔穎達 疏:“枯楊生稊者,枯謂枯槁,稊謂楊之秀者……枯槁之楊更生少壯之稊??堇现虻闷渖倥疄槠抟??!?國語辭典 枯楊生稊 [ kū yáng shēng tí ] ⒈ 枯萎的楊樹長出嫩芽。比喻老人娶年少的妻子。 引 《易經(jīng)·大過卦·九二》:「枯楊生稊,老夫得其女妻。 |
枯楊之稊 | 詞語解釋 枯楊之稊 [ kū yáng zhī tí ] ⒈ 比喻老翁娶少女為妻。 引證解釋 ⒈ 比喻老翁娶少女為妻。參見“枯楊生稊”。 引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四:“余自傷年老,不欲為枯楊之稊?!? |
稊稗 | 詞語解釋 稊稗 [ tí bài ] ⒈ 一種形似谷的草。 引證解釋 ⒈ 一種形似谷的草。 引 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東郭子 問於 莊子 曰:‘所謂道,惡乎在?’ 莊子 曰:‘在稊稗。’” 唐 元稹 《酬樂天東南行詩》:“薰蕕任盛貯,稊稗莫超踰。” 國語辭典 稊稗 [ tí bài ] ⒈ 兩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。稗生于水田濕地,莖粗大,高約一、二公尺,苗葉似?子,細長而漸尖,邊緣有細鋸齒。初秋開花,殼上有芒,為綠色或紫色。子如黍粒大小,茶褐色??赡プ雒媸?/td> |
太倉稊米 | 【解釋】太倉:古代設(shè)在京城中的大谷倉。比喻非常渺小?!境鎏帯俊肚f子·秋水》:“計中國之在海內(nèi),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?”【近義詞】滄海一粟、九牛一毛【語法】偏正式;作賓語、分句;比喻非常渺小 基本解釋 1.大谷倉中一粒小米﹐喻極渺小。語出《莊子.秋水》:"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﹐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?計中國之在海內(nèi)﹐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?" 辭典解釋 太倉稊米tàicāngtímǐㄊㄞˋㄘㄤㄊㄧˊㄇㄧˇ 在太倉中的一粒小米。語本《莊子.秋 |
稗稊 | 詞語解釋 稗稊 [ bài tí ] ⒈ 稗草和稊草。泛指雜草。 ⒉ 比喻卑微。 引證解釋 ⒈ 稗草和稊草。泛指雜草。 引 明 徐渭 《次夕降摶雪》詩:“瓣觚出六摧桃李,瑞舛過三黨稗稊。” ⒉ 比喻卑微。 引 唐 韓愈 《南內(nèi)朝賀歸呈同官》詩:“君恩 泰山 重,不見酬稗稊?!?唐 元稹 《青云驛》詩:“道勝即為樂,何慚居稗稊?!? |
生稊 | |
稊田 | 詞語解釋 稊田 [ tí tián ] ⒈ 謂貧瘠的田地;薄田。 引證解釋 ⒈ 謂貧瘠的田地;薄田。 引 清 金農(nóng) 《次香山驛》詩:“稊田米賤那得食,短后之衣風披披。” |
稗稊 | 稗稊 bài tí 稗稊 (1).稗草和稊草。泛指雜草。 明 徐渭 《次夕降摶雪》詩:“瓣觚出六摧桃李,瑞舛過三黨稗稊?!?(2).比喻卑微。 唐 韓愈 《南內(nèi)朝賀歸呈同官》詩:“君恩 泰山 重,不見酬稗稊?!?唐 元稹 《青云驛》詩:“道勝即為樂,何慚居稗稊。” 基本解釋 1.稗草和稊草。泛指雜草。2.比喻卑微。 網(wǎng)絡解釋 稗稊 bàitíㄅㄞˋㄊㄧˊ 稗稊 (1).稗草和稊草。泛指雜草。明徐渭《次夕降摶雪》詩:“瓣觚出六摧桃李,瑞舛過三黨稗稊?!?(2).比喻卑微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