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邦楨 | 詞語解釋 邦楨 [ bāng zhēn ] ⒈ 國家的支柱。 引證解釋 ⒈ 國家的支柱。 引 唐 韓愈 《燕河南府秀才》詩:“昨聞詔書下, 權(quán)公 作邦楨?!?明 陳子龍 《送同年趙太史謫閩中》詩之二:“勗哉保令儀,邦楨仰遺直。” |
干楨 | 干楨 干楨,筑墻所用的主柱,豎在兩旁的叫“干”,豎在兩端的叫“楨”。引申為支柱,支撐。 基本解釋 參見:干楨,干楨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干楨 干楨,筑墻所用的主柱,豎在兩旁的叫“干”,豎在兩端的叫“楨”。引申為支柱,支撐。 |
楨干 | 楨干 楨干,漢語詞匯。 拼音:zhēn gàn, 意思:1、筑墻時所用的木柱。2、是比喻骨干人員。3、支撐,支持。 基本解釋 楨干 zhēngàn (1)[pile]∶古代筑墻時所用的木柱,豎在兩端的叫“楨”,豎在兩旁的叫“干” (2)[coremember]∶比喻骨干人員 社稷之楨干,國家之良輔 辭典解釋 楨干zhēngànㄓㄣㄍㄢˋ 筑墻時兩端所立的木柱。「干」文獻(xiàn)異文作「干」。 《書經(jīng).費誓》:「魯人三郊三遂,峙乃楨干。」 《史記.卷三三.魯周公世家》:「魯人三郊三隧,歧爾芻 |
松楨 | |
鄧廷楨 | 詞語解釋 鄧廷楨(鄧廷楨) [ dèng tíng zhēn ] ⒈ (1776-1846)清末官員。江蘇江寧(治今南京)人。歷任安徽巡撫、兩廣總督。1839年協(xié)同林則徐整頓海防,查禁鴉片。次年調(diào)任閩浙總督。鴉片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率軍擊退來犯的英艦。不久受投降派誣陷被革職。后又被起用為陜西巡撫。 |
國楨 | 詞語解釋 國楨 [ guó zhēn ] ⒈ 國家的支柱,喻能負(fù)國家重任的人才。 引證解釋 ⒈ 國家的支柱,喻能負(fù)國家重任的人才。 引 《文選·任昉<出郡傳舍哭范仆射>詩》:“平生禮數(shù)絶,式瞻在國楨?!?李善 注:“國楨, 范云 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同元使君舂陵行》:“觀乎《舂陵》作,欻見俊哲情。復(fù)覽《賊退》篇, 結(jié) 也實國楨?!?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敘》:“官無不材,則國楨富;境無廢令,則國柄強?!? |
邦楨 | 邦楨 bāng zhēn 國家的支柱。 唐·韓愈《燕河南府秀才》詩:“昨聞詔書下,權(quán)公作邦楨?!?明·陳子龍《送同年趙太史謫閩中》詩之二:“勗哉保令儀,邦楨仰遺直。” 基本解釋 國家的支柱。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邦楨 bāngzhēn 國家的支柱。 唐·韓愈《燕河南府秀才》詩:“昨聞詔書下,權(quán)公作邦楨。” 明·陳子龍《送同年趙太史謫閩中》詩之二:“勗哉保令儀,邦楨仰遺直。” |
基楨 | 詞語解釋 基楨 [ jī zhēn ] ⒈ 猶根基。基,建筑物的根腳;楨,筑墻時兩端之柱。引申為準(zhǔn)則;榜樣。 引證解釋 ⒈ 猶根基?;?,建筑物的根腳;楨,筑墻時兩端之柱。引申為準(zhǔn)則;榜樣。 引 《漢書·匡衡傳》:“愿陛下留神動靜之節(jié),使羣下得望盛德休光,以立基楨,天下幸甚!” |
楨木 | 楨木 zhēnm[glossy privet] 木名,即女貞 基本解釋 楨木 zhēnm [glossyprivet]木名,即女貞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|
沈葆楨 | 基本解釋 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 |
干楨 | 詞語解釋 干楨 [ gàn zhēn ] ⒈ 參見:干楨,干楨。 引證解釋 ⒈ 筑墻所用的主柱,豎在兩旁的叫“干”,豎在兩端的叫“楨”。引申為支柱,支撐。 引 漢 揚雄 《法言·五百》:“經(jīng)營然后知干楨之克立也?!?汪榮寶 義疏:“干,《説文》作榦。 李 云:‘榦楨,筑墻版之屬也?!矗骸稌べM誓》云:‘峙乃楨干?!妒酚洝斒兰摇贰都狻芬?馬 注云:‘楨干者,皆筑具;楨在前,干在兩傍?!?《隸釋·漢山陽太守祝睦碑》:“當(dāng)享繁祿,為帝干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