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針綖 | 見"針線"。 基本解釋 見"針線"。 |
綖環(huán) | 詞語解釋 綖環(huán) [ yán huán ] ⒈ 見“綖環(huán)錢”。 引證解釋 ⒈ 見“綖環(huán)錢”。 |
愉綖 | |
采綖 | 采綖 采綖,漢語詞匯,拼音cǎi yán,意思是彩色線。 基本解釋 彩色線。綖,同"線"。 網絡解釋 采綖 采綖,漢語詞匯,拼音cǎiyán,意思是彩色線。 |
綖環(huán) | 1.見"綖環(huán)錢"。 基本解釋 1.見"綖環(huán)錢"。 |
綖環(huán)錢 | 綖環(huán)錢 綖環(huán)錢,指錢幣的內圈被剪去,只剩下肉和外輪。此樣錢在“五銖”身上屢有發(fā)現。 五銖鏨去錢心后所剩邊環(huán),叫綖(音延)環(huán)錢。 基本解釋 南朝宋鑄行的一種劣錢名。環(huán)薄細如線,故名。 網絡解釋 綖環(huán)錢 綖環(huán)錢,指錢幣的內圈被剪去,只剩下肉和外輪。此樣錢在“五銖”身上屢有發(fā)現。五銖鏨去錢心后所剩邊環(huán),叫綖(音延)環(huán)錢。 |
采綖 | 詞語解釋 采綖 [ cǎi yán ] ⒈ 彩色線。綖,同“線”。 引證解釋 ⒈ 彩色線。綖,同“綫”。 引 《后漢書·虞詡傳》:“潛遣貧人能縫者,傭作賊衣,以采綖縫其裾為幟?!?李賢 注引《續(xù)漢書》:“以絳縷縫其裙?!? |
纮綖 | 纮綖 纮綖是指皇帝冕冠上的系繩,是絲絳的一種。奈良時代,紘綖及其編織傳入日本。其技法被稱為唐組。1956年,京都西陣的有職絲組物師松葉屋第13代傳人深見重助入選日本人間國寶。 基本解釋 1.古代冠冕上裝飾的繩帶。2.《國語.魯語下》載公父文伯勸其母勿績,其母教訓文伯應勤職不怠,并謂"王后親織玄紞,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﹑綖……男女效績,愆則有辟,古之制也。"后因以"纮綖"為貴顯人家婦女具有勤儉美德的典故。 網絡解釋 纮綖 纮綖是 |
纮綖 | 詞語解釋 纮綖 [ hóng yán ] ⒈ 古代冠冕上裝飾的繩帶。 ⒉ 《國語·魯語下》載公父文伯勸其母勿績,其母教訓文伯應勤職不怠,并謂“王后親織玄紞,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、綖……男女效績,愆則有辟,古之制也?!焙笠蛞浴袄€綖”為貴顯人家婦女具有勤儉美德的典故。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冠冕上裝飾的繩帶。 引 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:“衡、紞、紘、綖,昭其度也?!?孔穎達 疏:“此四物者,皆冠之飾也?!?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珩紞紘綖,玉笄綦會 |
愉綖 | 懈怠遲緩。愉,通"偷"。 基本解釋 懈怠遲緩。愉,通"偷"。 網絡解釋 |
綖環(huán)錢 | 詞語解釋 綖環(huán)錢 [ yán huán qián ] ⒈ 南朝宋鑄行的一種劣錢名。環(huán)薄細如線,故名。 引證解釋 ⒈ 南朝 宋 鑄行的一種劣錢名。環(huán)薄細如線,故名。 引 《宋書·顏竣傳》:“景和 元年, 沉慶之 啟通私鑄,由是錢貨亂敗,一千錢長不盈三寸,大小稱此,謂之鵝眼錢。劣於此者,謂之綖環(huán)錢。入水不沉,隨手破碎。市井不復料數,十萬錢不盈一掬,斗米一萬,商貨不行?!?《文獻通考·錢幣一》:“明帝 太始 初,唯禁鵝眼、綖環(huán),其餘皆通用?!? |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系QQ:1553292129